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文化] Pays de Cocagne



Pays de Cocagne(极乐世界),最早起源于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一个集所有幻想于一身的世界(当然主要是指食物上的),而一般则以一个国家或者大陆的形象出现。

对于极乐世界的描述,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大体就是这样的——

“在这个世界中没有战乱和疾病,一切都由食物组成,山川由麦糊、馄饨、奶酪堆积而成,溪流湖川大海里灌满了葡萄酒和牛奶,里面是烤过鱼在游动,草原上长出饼干,树上结满美味水果或者面包、蛋糕、饼干和烤鸡,同时挂满烤肠,到处摆满餐桌,可口菜肴源源不断的端上,猪仔在桌旁走着,背上插着刀叉供人随时品尝,房屋由派、饼干和糖果搭建,下雨下的是布丁,暴风带来蜜饯,而白雪则是糖……”

在后来的百年中,除了食物,“极乐世界”这个概念中也加上了其他一些人们渴望的东西,例如华丽的衣服和金银珠宝。

对于极乐世界的描述,其实更多反应的是下层阶级在食物单调且匮乏的生活中对美食的渴望,这一点在民俗当中也有体现,如“极乐世界夺彩杆”:人们在杆子上抹油,而杆子顶部挂满美酒和烤肉,让人爬上去摘,费力的爬杆过程象征通往极乐世界的重重困难,挂着的食物代表极乐世界中树上长出的美食,据记载在十六世纪罗马就在五月节庆祝活动中使用夺彩杆。不过这种庆典上的活动在后来慢慢被淘汰。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和经常性的粮食危机,极乐世界便成为穷人的向往之地,也就是所谓的对现实不满而产生的幻想,也是对禁食、斋戒期、存粮不足等事件的反抗。

可想而知,这代表放纵的幻想引来了不少抨击,有人认为这是对贪婪、暴食、纵情声色的赞颂,所以也有不少诗人和画家讽刺极乐世界,甚至在一些预言中直接把通往极乐世界之路称为“误入歧途之路”,而极乐世界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无所事事、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这类社会边缘人的乐土。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极乐世界中尖锐的成分已经不再明显,各种关于它的作品也开始减少,对于极乐世界的描述,更趋向于直观阐述一个幻想世界,同时在一些儿童作品中零星出现。

总之这和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概念,对于“极乐世界”到底是不是一个和天堂一样的地方,其实谁也说不准,更应该说是人类原始欲望和宗教教义的一种矛盾,若要寻找这个奇幻世界的意义,还不如翻翻古书,寻找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或许那个“极乐世界”就是我所希望和想象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Pays de Cocagne在英语世界一般作Cockaigne或Cockayne,中文可作安乐乡、极乐之地或科凯恩。它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为Paese della Cuccagna;弗拉芒语-比利时语的等同词是Luilekkerland(“轻松甜美之地”),译自比利时语中的Cockaengen;德语等同词是Schlaraffenland;西班牙的PaísdeCucaña(“愚人的天堂”)也可能表示这样的地方。
据说《皮诺曹历险记》(1883年)中的玩具之地(The Land of Toys or Pleasure Island)就位于Cockaigne。

哈里·麦克林托克(Harry McClintock)于1928年录制的民歌《大岩石糖果山(Big Rock Candy Mountain)》之中描绘了一个流浪者的天堂,也可以看做是一个Cockaigne的现代版本。



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曾创作过一副名为《Luilekkerland(The Land of Cockaigne)》的油画,不过勃鲁盖尔描绘的Cockaigne及其居民并不讨喜,在荷兰语中,Luilekkerland也意为The Lazy-Luscious-Land,即慵懒甘美之地,显而易见,这指向了七宗罪中暴食与懒惰。

告别假期,让勃鲁盖尔的“荷兰瘫”陪你一起不想上班! https://www.sohu.com/a/197003675_450640


事实上人们设想中的Cockaigne不仅仅是物资充沛,生活轻松,而且没有繁琐的社会限制与等级限制,在性方面也非常自由。

尽管如此,Cocagne的概念还是会让人联想到Land of Milk and Honey,流溢牛奶和蜂蜜的土地。出典于圣经:If the Lord is pleased with us, he will lead us into that land, 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and will give it to us. 耶和华若喜悦我们, 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 把地赐给我们, 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后形容富饶之地、安乐乡。

在古老的《圣经》中,有多处文字称以色列是一块“牛奶和蜂蜜的土地”,这显示出除了牛奶,“蜂蜜”也是当地最为重要的农产品食品原料之一。一些人认为,这里的“蜂蜜”指的是当地另一种来源于椰枣的蜜——date honey(椰枣蜜),实际上是由椰枣制成的date syrup(椰枣糖浆)。椰枣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居民的重要食物之一,其成熟果实中含糖量高达70%并具有丰富的其他营养成分。成熟椰枣通过蒸煮、搅拌、过滤等方法加工而成的椰枣糖浆保留了除甜味以外的营养成分及天然口感,是当地重要的甜味剂。涂抹面包、加入菜肴以及与当地芝麻酱Tahini混合后作为蘸料都是常用的食用方法。

浅尝以色列||牛奶和蜂蜜的土地 https://www.sohu.com/a/240877445_99927860

TOP

“科凯恩之地”——英国民间歌谣中的人间天堂_淳于樾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c64e970102wrok.html

流传于十四世纪的英国民谣《科凯恩之地》(The Land of Cokaygne),表现了普通大众自己的欢乐和希望,这一首近两百行的民谣描绘了一个人间天国,一个富足的岛屿,有不尽的青春和舒适的夏日(英国夏天为其一年中最佳季节),充满了欢乐、友谊与和平。对这首歌谣的介绍和评述,在目前国内相关的文学史或文学教材中难得一见,就连国外出版的文学教材对这首歌谣也少有关注,即使有也多为间接提及,就算提及,也总是视为英国文学早期的幼稚形态而未予重视。在对这首民谣为数不多的评论中,多数观点认为这是一首讽刺性的民谣,主要讽刺僧侣、嘲弄那些大肆花费、徒劳地想拥有一切的人。这首歌谣当中确有对僧侣阶层贪婪、邪恶生活的讽刺,甚至后来有作者借用这一主题对当下流行的奢侈之风进行攻击。但如果只把这首民谣看成是嘲讽之作的话,那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隅。当我们把这首民谣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审视,并与其他民族的同类民间文学作横向的比较,就会得出较为客观和全面的结论,并看到其对英国乌托邦文学的最初影响。

一、穷人的天堂

十四世纪的英国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主占有英国绝大部分土地,以主教和大主教为首的封建僧侣阶层也占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封建主和僧侣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是赤裸裸的,农民时时要忍受徭役、租税的沉重盘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本来就极为低下,辛苦的劳动除了提供给劳动者最基本的需要外,已所剩无几。贫困是中世纪英国农民的普遍现象,农民的生活和贵族、僧侣的生活有天壤之别。

农民的这种痛苦和不满的情绪,在最终发展为农民起义之前,只能通过各种民间的文学形式得以宣泄。如同时期的《罗宾汉民谣集》(The Robin Hood Ballards)中,罗宾汉等绿林好汉行侠仗义,劫富济贫,惩罚压迫者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实实在在地为被压迫者出了一口气。而《科凯恩之地》则通过幻想一个富足、舒适、公平的社会,希望一劳永逸地解脱农民的痛苦生活。整首民谣中既有对封建主、僧侣的讽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英国学者莫顿(A. L. Morton)在1952年出版的《英国乌托邦》(The English Utopia)中,将这首民谣发掘出来,并将它置于“乌托邦”的视野予以观照。

民谣一开始就讲述了这个岛屿的位置,“海洋的远处,西班牙以西,有一个科凯恩之地”, “西班牙以西”这一指向就将“科凯恩”与英国本土凯尔特神话中的人间天堂联系起来。在整个中世纪,英国当地人笃信这样的人间天堂的存在。但自欧洲大陆传入的基督教信仰则将天堂放在东方,并且极其反对将天堂放在西方的说法,认为这是异教的迷信。尽管有教会的反对,这一信念还是持续下来,并且一直保持生命力。凯尔特人为什么会把“人间天堂”放在西方呢?因为当地人常常看见海边被季风冲上岸(大西洋沿海岸一带)的异域的树木、坚果,甚至有印第安人的独木舟或爱斯基摩人的东西。这一信念是如此强烈,人间天堂首先以圣·布兰登岛(St. Brendan)的形式出现,最后被基督教化,被教会所采信。带着这样的信念,人们还好几次从爱尔兰或其他地方出发远征、探险,去寻找这个岛屿。不管怎么说,“科凯恩之地”在西方一说,表明“科凯恩”主题有一个大众化的、前基督时期的特点。而“位于西方”的说法也使之成为一个反僧侣、反教会的特征。

民谣开始不久,作者就把科凯恩和基督教的天堂作了比较,前者显然优于后者:

尽管天堂是快乐而光明的,

科凯恩却是一个更美丽的地方。

天堂有什么?

不过是花儿啊、草啊和绿树枝,

没有厅堂,没有房间,没有长凳,只有水供人解渴。

而在“科凯恩”,水的用处只是供人观赏的风景和用于洗濯的必需之物,供人解渴的是取之不尽的牛奶、蜂蜜和美酒。“科凯恩”是富足的,“所有屋顶、墙板、回廊、房间和厅堂都用面饼做成,房屋的尖塔是用肥美的布丁做成,全是些供王孙贵族享用的大餐”;全境四处流淌着“满是油、奶、蜜和酒的大河”;“得到上帝赐福的烤鹅在教堂上翻飞,高叫着‘热乎乎的烤鹅,热乎乎的!’”;“可口的云雀,撒上了姜末和肉桂粉,涂上了炖肉汁,直接落到人们的口中。”事实上,从“科凯恩之地”的这一特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前基督社会时代人们出于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对富足的自然崇拜,这种崇拜以一种奇异的方式表现为关于福乐之地的美好画面,其中不乏物质的、世俗的快乐。莫顿指出,在这些谐趣的文字里也出现了代表僧侣消遣和娱乐的“教堂”一词,看似对这些剥削阶级的责难,但让人感觉责难中好像也附带了一丝羡慕的色彩。

在有关富足的描写中,尤其有趣的是“香料树”:

其根是生姜和香附,其嫩芽是缬草,所开的花是上等的肉豆蔻,树皮是香喷喷的肉桂,果实是甘美的桂竹香。

这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幻想,由于饮食的单调和乏味(尤其在英国的冬季),中世纪乃至其后较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香料青睐有加。由于和东方进行香料贸易的困难,香料从来都是奢侈品,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因此,一棵能迅速生长并提供充足香料的香料树,就成为“科凯恩之地”必不可少的描述对象。

除了充足的香料,“科凯恩”还有四大泉。四大泉都有对身体病痛进行治疗的作用,triacle是灵丹妙药泉,halwei是强身健体泉,baum和piement流出的是可舒筋活血的酒。这使得人们把“科凯恩之地”和另外一个神话特征联系起来,即流淌在东西方众多的人间天国中“青春之泉”或“生命之泉”。约翰·曼德维尔爵士这样描述道:

那座城下是一座被人们称作Polombe的山峰,城市也因此得名。在山脚下有一条清冽的泉水,香味四溢,闻起来好像各种各样的香料。在每一天的每一个时辰,泉水都要变换不同的风味。只要喝了泉水,人就会百病全消。有一次我喝了一口那泉水,顿时觉得自己身体好多了。有人把这泉称作“青春之泉”,因为喝了它就会青春常驻,且百病不生。人们都说这泉是从天堂流下来的,所以才有这么神奇的疗效。

“科凯恩”不仅是一个富足之地,还是一个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享受这种富足的地方。可能正是这一特点激怒了当时和后来的道德家,以至于“科凯恩之地”落下个坏名声,未能得到公正的对待,在英国文学史上难得其一席之地。

然而对于生活在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大多数下层人,他们的命运就是无休止地劳动并且毫无回报,对他们来说,一个不让人休息、不许人懒散的乌托邦是令人沮丧的、不完美的。莫顿认为,当时的人们比现代人更直接地明白生活必需品的难得和生活的艰难。人类还远远不是其环境的主人,反而人类觉得大自然才是人类的主人。人们依赖气候并非因为恶劣的气候使人不快,而是因为恶劣的气候可能带来饥荒。即使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长日辛苦地劳作也只能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人们看不出解脱之路。“科凯恩”的确是一个什么梦想都能实现的地方,那些被驱使的农民,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连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也需苦苦挣扎,对他们而言,“科凯恩”所描述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乌托邦了。

“科凯恩之地”中对懒散的强调,也在其他一些艺术形式所表现出的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中得到体现,如北欧佛兰德斯画派画家勃鲁盖尔(Peter Brueghel the Elder, 1525-1569)的绘画作品,以及现代美国社会流行的“冰糖山”(the Big Rock Candy Mountain)。像这种“美味的云雀”落在嘴里的意象,不过是想表明这些美酒美食可以不费那么大的劲就能拥有,不用辛苦劳动,也不管用什么方法得到,换句话说,就是不用中世纪农民一生都摆脱不了的、过度的、难挨的劳作。

但“科凯恩之地”包含的远远不只是贪食和懒惰,莫顿认为,它一直强调的、也是从道德上给人印象最深之处是:这是一个和平的邦国,充满了快乐和社会公正:

只有白天,没有黑夜,

没有冲突和争执,

没有死亡,只有永恒的生命,从不缺衣少食,

男男女女和睦相处,从不生气。

年少的、年长的、强壮的、严厉的、温顺的、勇敢的……

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正是这样一种和睦友好的社会氛围,将“科凯恩”从奇异幻想的领域中升华出来,将奇异与庄严糅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珍贵的、特有的民间大众的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普通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在这里阶级感并未直截了当地表述出来,而是隐约出现在表面的文字描述之下。

这种情形在结尾奇特的、讽刺性的诗行中得到了强调:

要想进入这福乐之地,

须经历种种苦行,

他必须艰难跋涉七年,

身陷于卑微的污泥中苦行,方能进入。

我敬爱的、仁慈的老爷啊,

除非你做好准备忍受并履行这些苦行,

否则福乐之地的大门是不会为你敞开的。

而一旦进入,你将永不会被遣返。

祈求圣恩让这一切成真吧!

莫顿由此总结出,“科凯恩”和天国一样,让富人进入其中比让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只有经过七年的“身陷于卑微的污泥中苦行”,也就是说,只有过七年最悲惨的、最受剥削的农奴的生活,才有指望进入彼岸的乐土。尤其是民谣中那句颇具反讽意味的“我敬爱的、仁慈的老爷啊”(虽然在当时是常见的称呼),格外强调了这一点。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