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那些神乎其神的修辞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那些神乎其神的修辞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166090


在这里沉痛悼念3月12日去世的幻想小说大师特里·普拉切特。
不才恰巧路过,就借大师的光芒来回答这个问题。先引一句干货镇楼:
开朗、真诚,就像飘向主航道的冰山一样没有丝毫坏心眼。
                                                                           ——《卫兵!卫兵!》


-------------------------------------------------------------------------------------------------------------------------------------------
修辞学是一门深邃的学问,就好比叙事学一样,有着悠久而古老的历史——当然我国暂时没有这类学科建制,不过并不妨碍我们讨论它。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个含义:什么是修辞?
所谓修辞,按照通行解释,也就是修饰言论的意思,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就目前汉语系统中,已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常用的诸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衬托、用典、化用、互文等,这些修辞手法都是随处可见的。
但是以上的内容我们都不讨论,因为以上所有内容都是建立在既定事实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都是马后炮。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神乎其神的修辞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首先我们先摒除一个概念,那就是“我正在使用修辞”,我们把时间往前推,推到某个陌生的时空,人们还没有“修辞”这个概念。那个时候的太阳还是一只有三只脚的乌鸦,那时候的月亮是一只兔子,然后出现了一个词——
乌飞兔走。
什么鬼!
这个词,一般用来表示时间流逝。
再快一点呢?
白驹过隙。
什么鬼!!!
这个词,一般用来表示时间飞快流逝,故事内容主要讲的是一匹壮年的马啊在缝隙前面飞快越过。
然后你看到了,劳动人民就是这样单纯可爱。
接下来我们要讲一个很虚的东西。虚到什么程度呢?虚到这是个根本讲不清楚的东西。
想象力。

没错,就是这个很虚的东西,是所有你看到的很好很强大,神乎其神的修辞的源泉。
所以那种靠一只塞上砖头的旧袜子就去拯救世界的态度就是特别美好。
你也许会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神乎其神的修辞,大多出人意料,但有合情合理。
来我们来形容或者描写一座灯塔,我们怎么做呢?这座灯塔如火炬一般啊,安静矗立在海岸边,孤独守候着远方的航帆。
但是你觉得并不出彩,为什么呢,因为它并不能出人意料,纵使你使用了比喻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
好在水手都认为这灯塔非常美丽,尤其在船触礁之后等船来拖时还可以欣赏欣赏,借以打发时间。


这是特里·普拉切特在《金字塔》中写的一个句子,显然同样内容是灯塔,但是却被他从一般人意料不到的方面切入,并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显得信息量十分丰富,也幽默风趣得多,让人不禁会心一笑。
但无论他们是谁,无论他们怎样用心,无论他们多么努力,他们肯定不可能比我们更蠢。没错,我们可是花了大力气的,起初人家只给了我们一点愚蠢的火花,但我们却花了几十万年把它发扬光大。


同样出自《金字塔》,赌气似的来形容人类是如何愚蠢。
我们用同样的衡量标准去看“怒发冲冠”、“青翠欲滴”、“断肠”也是一个道理,他们都从一般人意料不到的角度切入事实本质,然而又合情合理。
在过去,刘熙载评诗的时候说,意境逃不出“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四种,仔细一想,不得不佩服。这就是一种高级修辞,用具体的事物准确地形容出了所要表述的一切内涵。
怎么想出来的呢?
我有一计,不过一样是很虚很虚的东西。
卓别林在《大独裁者》中最后的演讲里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现代人“思考得太多,感受得太少”,没错,这些神乎其神的东西并不是被想出来的。
而是被感受出来的。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如是而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因为他们找到了“不相关的相关性”。拿“怒发冲冠”举个栗子。养过狗的朋友都知道,狗狗生气或者激动,背上的毛就会竖起来,当然这种反应在人的身上不会有,但这不妨碍我们用这种激动情绪的表现,来类比一个人很生气。“一个人很生气的样子”和“狗狗毛发竖起来的样子”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但是这些都建立在愤怒、激动的基础上,在愤怒的表现上,是有相关性的。再举一个栗子,“断肠”。“伤心”和“肠子断了”没有直接相关性,但是“伤心”和“肠子断了”都对身体造成了同样的痛觉,在造成的痛觉上,这两个方面是有相关性的。所以用“断肠”来形容“伤心”就会觉得巧妙。其实存在很多同样巧妙的形容词,但是用的人多了,用的时间长了,失去了新鲜感,就不觉得有意思了。这个就像“世界上第一个把女人美丽比喻成一朵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这样说的人是庸才,第三个人就是蠢才。”能发现这种“不相关的相关性”的,一般都是建立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洞察上,这个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吧。

作者:观念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166090/answer/438837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