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读书笔记] 情节与人物

前言:两种作家
·欧文·伯林对自己一夜成名也颇为惊讶。他回忆《亚历山大的爵士乐队》一开始失败后来却大获成功的原因时,做出如下总结:“音乐要想活下去,必须被唱起来。”
·欧文·伯林的曲子的旋律前后没有变化,使之发生变化并产生魔力的是后来填上的歌词。通常一篇作品总有顾此失彼的地方。如果“失败”的部分没有补回来,那么整篇作品还是“一败涂地”。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创作音乐,道理都是一样的。我认为所有的小说家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擅长设计情节,另一种擅长塑造人物。
·擅长设计情节的小说家整日思索关于故事的种种可能。在他们的精彩作品中有趣的事情接连发生。作品关注的焦点是发生的事件而不是人物,通常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发生。我了解这类小说家是因为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擅长塑造人物的小说家总是着迷于探索什么样的人物读者会感兴趣。小说中的人物富有、迷人、令人信服且不可抗拒。你感觉这些人物是真实存在的。
·这两种小说家的问题是鱼和熊掌无法兼得。擅长设计情节的小说家塑造出的人物扁平、虚假、老套:像是照着纸样剪出来的,虽然脾气、抱负、性别、职业不尽相同,看起来却都差不多,都是按照小说家的脾性塑造出来的。注重塑造人物的小说家能塑造出充满生气的人物,但是让这些有趣的人物干什么,他们往往绞尽脑汁仍不得而知。你很少能看到全能的小说家。我就从没遇到过。
·对于人物至上的小说家来说——这么说吧,这本小说有好的人物,文笔也不错,但就是什么也没发生,令人昏昏欲睡。得到这种结果是因为你在人物上得了A+,而在情节上却只得了个F。你知道你有优秀的人物和精彩的场景,但是你预感无事发生。更糟糕的是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想是不是该加点次要情节或绑架案之类的,或者……我知道啦:再来一个新人物!你以为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问题解决了。于是你的小说越来越长,再也找不到回来的路。
·你笔下的人物是不是都有你的影子?我知道我们创造的人物或多或少是我们自己的投射,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你的人物在性别、动机、背景、种族、外表等方面与你不同,这还不够。你是否感觉到在言行和思维方面,你的人物要么就是很像你,要么就仅仅是程式化的人物?这里有一个测试:如果你提到你的人物时,会用“那个女孩儿”、“那个老板”、“那个胖子”和“那个坏蛋”来指称,那么很可能你是情节先行者。如果你不小心弄错了你的两个人物的名字且没有人能发觉,那么你就很可能是情节先行者。如果你发现自己轻易就能让原来该麦克干的拆炸弹的活换成让弗莱德来干,那么你就是情节先行者。



第一部分:令人难忘的人物
·对任何一位全面展开的人物而言,最重要的是其核心性格。但是要使你的人物差异化并现实可感,仅有核心性格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添加次。正是这些层次将核心性格相近的人物区分开来。也许两个人物拥有相同的基本性格,但是他们在其他层次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如果你的分层工作做得好,一般人是看不出他们竟然拥有相近的核心性格的,除非有进一步的了解
·与小说最相关的是人物的心路历程。首先我们要找到人物的核心性格,接着我们要为他的核心性格做些点缀装饰,追寻人物性格发展弧线的每一部分
1、核心性格
·如果没有找到真正属于某个人物的核心性格,再多的外在装饰也无法掩饰人物的空洞。如同身穿华服的假模特,脱下衣服后,只剩下空壳,再换上另一套衣服,仍然只是个任穿任脱的衣服架子。这些人物所缺乏的,你的人物用以区分其他人物的,就是核心性格
·我在书店找到一本重量和价钱完美匹配的书。这是一本研究性格的书,书名叫作《请理解我Ⅱ》,作者是大卫·凯尔西。虽然这不是一本为小说家量身打造的书,但是小说家们可以从中获益匪浅。书中凯尔西运用了麦布二氏制定的人格类型量表
·根据这个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面或几面。有人可能是外向的、理性的,且善于思考和判断(ESTJ),有人则是内向的,侧重直觉、感受和意识(INFP),等等。四种构面交互形成十六种性格类型。这就意味着有十六种核心性格,但并不意味着小说中的人物只有十六种类型
·当我要创造一个新人物时,我求助于《请理解我Ⅱ》。该书作者把这十六种性格类型划分为四大类型组。我先阅读四大类型组的总描述,这样我通常可以大概知道这个人物的性格轮廓。接着我深入阅读四大类型组中我选择的那组。一直读下去,内心的选择判断一直在进行,有个声音在告诉我:“不对,这不是她。”如果读到的性格描述很对胃口,那么人物的性格轮廓将会越来越清晰。有时候有那么一两条描述让我忍不住欢呼起来:“对!就是她!”
·必要的时候,你可以为你的人物叠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性格类型,因为现实中的人有时会显示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性格特征。但是性格类型叠加会增加读者认识人物的难度,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会怎样做
·在你为人物选定了性格类型之后,再仔细阅读关于这种性格的具体描述,边看边记录下这些细节描述带给你的灵感。要记录这种性格的人在公开场合如何表现,她渴望什么,希望他人如何看待她,她看重什么,她和什么性格类型的人相处融洽,什么人又能激怒她,她的事业追求是什么,在家庭关系中她将会成为什么样的妻子和母亲。你要尽全力记录下各种可能在小说中发挥作用的性格特征。也许不会全都用上,但是它们能逐渐拼凑出关于这个人物的完整轮廓。
(寻找角色做选择的基准)

2、生理与自然属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接触陌生人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外貌特征,性别、种族、年龄、身高、体形、发型、穿衣风格、吸引力等等在小说中,这些外在的东西同样重要。它们是用以区分有着相同性格内核的人物的要素之一
·在你阅读本章的时候,要注意最能表现人物核心性格的外貌特征。以下是使用麦布二氏人格类型量表的几个例子:
一个ENFJ性格类型的人物(极其注重条理性)在手腕处有一个纹身,这说明纹身所代表的东西对她很重要,她需要它一直“在手边”。
ESTP型的人物(喜欢突发奇想,好竞争)穿着最时尚的衣服,总是希望从他人口中得到对自己品位和风格的赞扬。
进一步要看这个人物的核心性格如何外化为“服装道具”和上帝赐予她的东西。举个例子,一个ENTP性格的人物(天生聪颖,具有创造性)来自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他可能在星期天学会六种让旧车重新开动的方法,或是搞到免费的有线电视,或是像电影《吉利根岛》里面的人物那样用自行车发电。
·第一步,生理属性:性别;人种种族;年龄;外貌和吸引力;脸、头发、眼睛、肤色;着装与风格;其他
·第二步:自然属性:原生家庭;教育和智商;天赋和才能;表达爱的语言;自尊心;热情;目前状况;服装;
现在介绍查普曼博士的著作《五种爱的语言》。如果我了解到你并没有忽视我以我的方式表达的爱,而你又在以你的方式回应我的爱,那么自然会有美好的结局。
查普曼归纳的五种爱的语言是:
●有明确的爱的字眼——这类人表达我爱你是真正说出来,如“我爱你”、“我欣赏你”、“感谢你”;对他们来说,说出来很重要,表达出他们确实关注你,你对他们很重要。
●贡献时间——这些人表达爱的方式是一心一意地付出,他们坐在你身边,陪伴你,你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人都可以靠后。
●接受礼物——这些人表达爱的方式是挖空心思赠送礼物;他们不遗余力地对爱人表达爱的姿态和体贴。
●用服务的行为——这些人通过洗衣服、修计算机、修剪草坪来表达爱;他们的爱是积极的,通常是无处不在的,然而有时候又容易被忽视。
●身体接触——这些人喜欢拥抱,他们喜欢卿卿我我,他们走进你所在的房间后必然会碰碰你;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是充满爱意的身体接触。

3、重大事件、讨人喜欢、看法与语言
·即便你打算用极端的手法来塑造两个完全一样的人物,但如果加入人生大事的影响,你也自然就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区别。你的双胞胎人物可能会对人生重大事件做出类似的反应,但这些重大事件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物
·选择灾难性事件让你的人物心力憔悴。所谓的灾难性事件不是指地震、战争、龙卷风、瘟疫或上帝的发怒。你要寻找的是对人物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个事件对人物的性格形成一直发挥作用,直到小说开始的那一刻
·重大事件就是将我们推上我们此前不曾预料到的人生道路。现在要思考重大事件与你的人物的关系。你希望他的行动能为情节服务吗?要思考什么样的重大事件能促使他自然地行动且符合情节需要。或者你希望你的人物远离伤害,备受宠爱,但性格软弱,所以在小说中重大事件发生时,她手足无措。最后她从某个地方获得了力量,而这段经历便是小说的重头戏
·如果你的小说中没有讨喜的主人公,那就死路一条,没什么好聊的了。如果你现在塑造的人物将会是小说的主人公,务必请你让他多少有些可爱之处。你必须让这个人物能吸引住读者,否则读者会弃他而去,没有人愿意翻三百页去看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一位讨喜的主人公是任何一部成功的小说不可缺少的要素
·所以审视一番你正在创造的人物,她可不可爱,能否被人理解?当你一旦开始说这个人物完全是这样或纯粹是那样,你就落入了俗套,人物的现实感就没有了。真实的人是复杂的,他们有很多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东西。没有灰色地带的、只属于一种类型的人物是失真且让人厌烦的。换句话说,这样的人物就是擅长设计情节的小说家经常塑造的。你必须超越这个局限
·要让读者喜欢你的主人公,得让读者在乎他。我们会为谁加油?通常我们会同情弱者,同情一个遇到艰难险阻但仍然坚持勇敢抗争的人;我们同情受压迫的人们,我们想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希望看到这个人摆脱困境获得成功;我们还会为那些追逐自己梦想的人喝彩;我们喜欢的人应该是受人尊敬的、有智慧的、甘于牺牲自我的、忠诚的、勇敢的、有道德感的;我们还喜欢那些聪明、睿智、风趣的人。有时候对聪明的青睐甚至超过了对道
德的青睐。我们希望自己花时间阅读的故事中有一个值得读、值得我们景仰的人物。富有同情心、友好和宽容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崇尚的美好品质
·之前我们提到了人物的穿着打扮以及他是如何成功地实现自己所期望的那个自己。不幸的是,我们并不总能恰当地评价自己。他人的观点虽然不是绝对正确、和善的,但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到现在这一步了,你应该已经知道这个人物所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一位自欺欺人的人物是有趣的。小说中人物的认知盲点恰恰是有趣之处,这些盲点揭示了这个人物希望或不希望成为的样子
·擅长设计情节的小说家让人物说话搞笑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我想写一个法国人,为了突出他是小说中唯一的法国人,我让他“Oui,         oui”(法语意为“是的”)个没完,这样就不用担心读者认不出他来。或者我想安排一个只谈论达拉斯牛仔的人,所以每次人物一开口必是“那些牛仔怎么样了?”OK,搞定!我希望你能看出这种人物塑造方法的拙劣。一个人物不能只靠一个话题或一种口音就被确定下来。喜欢达拉斯牛仔的女孩除了牛仔之外,还有别的爱好。不是每一个法国人都像你小说中的法国人
·将人物说话的方式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小说中人物说话的方式就相当于电影里人物的外貌和服装。我们看她在小说中引号内“说的话”,就好比看她在电影中的表现:语调、音量、语速、词汇、音调变化、重音、音高。所有这些都在传达她的内在。当然,还包括话题。如果她真爱达拉斯牛仔,那她确实会说个不停,但凡有机会一定要把话题拉回到牛仔上。这说明这个人物确实以此为乐,她在表达她是谁,
但这不是人物的全部。还有惯用语和口语。如果他是一位眼科医生,他也许会在日常对话中使用很多跟眼睛有关的语句[3],自己却浑然不觉。他的日常用语确实受到了他的职业的影响。还有人物使用——或不使用——俏皮的说法、夸张或诙谐的语言。与人物的“言”有关的方方面面都能在人物的性格和成长背景中找到原因

4、概述心路历程
·最优秀的小说往往是讲述某个人物在某一方面的深刻变化。我们喜欢看到人物改变,因为我们也在改变。我们都体验过在改变的过程中那种痛苦但却释然的感觉,特别是改变会给我们的生活和情感带来崭新且良性的变化
·并不是每部小说都要写一个人物的改变。我们不敢奢望印第安纳·琼斯能改变多少,他就是他。还有在一些精彩的小说里,主人公不发生变化,从故事开端到结尾她都是那样,发生改变的是在她周围的人。《清秀佳人》(又译《红发安妮》、《小安妮》、《安妮的故事》等)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安妮来到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上的某个小镇。整个小镇因为安妮的到来而开始有所不同,小镇的人们发现需要改变自己,他们想变得像安妮一些。阿甘、机器人瓦力、堂·吉诃德,甚至包括耶稣基督等人物都是促成变化的人,但他们本身没有改变。
·人物的改变或转变在小说创作中称为“心路历程”或“人物弧线”。我更喜欢“心路历程”这个说法,有古希腊史诗《奥德赛》的意味。你需要给人物的内心设计一段漂泊之旅,让他备受折磨。人物的心路历程是我们这个小说创作系统的核心。其他人物也会经历他们的心路历程,但是小说最在乎的是主人公的转变。主人公的核心性格、在家中的排行、与其他人的互动、人生重大事件——皆是重要的背景。小说的主要事件就是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
《情节与人物》中人物的心路历程要经历五个主要阶段:
●初始状态(包括心结)
●诱发事件
●激化阶段
●关键时刻
●最终状态
·请记住,心路历程其实就是人物在心结和关键时刻这两个点之间行进的过程。整部小说实际上是从心结到关键时刻的准备、过程及其结果
·所谓的心结就是导致你的人物有问题的东西,是他心里过不去的坎儿,是他的错误、根深蒂固的恶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他出现了问题。整个故事旨在暴露这个问题,给他一个改变的机会

5、心结
·你的主人公需要一个心结。如果你暂时还没有想出来,不要紧。你为人物设计的麻烦应该是普通人都会遇到的,所以先明确你的人物到底是谁,这是重要的第一步,人物的性格特征是独立于你接下来为她设计的情节的。当你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了然于胸时,这才开始给她找麻烦。
·人物遇到的难题即是心结。如果你跟绳子打过交道,特别是在船上待过,你就应该知道让起锚机上的绳子平顺地穿过孔眼和滑轮有多重要。绳子打错了结会让人烦恼、误事,甚至带来灾难。你的人物也是如此。你看他本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突如其来的麻烦就是他平顺人生上的结。可能他看到了,开始着手解开这个结。也有可能他看到了但却视若无睹。或者他根本就没意识到有任何问题,因为那是他的盲区。不论他看得到还是看不到,这个问题、这个结正在搅乱他的人生。
·从人物经历中的重大事件中寻找心结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找到的心结是能推动一部小说展开的麻烦。如果你的人物遇到的问题只是衬衫没塞好露出来害得所有人笑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是将衣服塞好,这种问题是推动不了整部小说展开的。但问题也并不意味着非得是惊天动地的那种。这个心结不需要是你的主人公害怕承担起拯救地球的使命,但是地球真的很需要他,他必须克服恐惧,否则离了他咱们的地球就玩完。命运凶吉难卜,这个心结只需要对你的人物有重大意义即可。心结不一定是恐惧,但我老提恐惧这种心结,是因为恐惧确实可以打成一个漂亮的心结。其他更大的、更深的心结同样能带来致命伤害,比如一个人缺乏宽仁之心,或者对自己太苛求(我们称为内疚)。有的会造成很深的心灵创伤,例如父母失去孩子,或孩子被拐卖,这很可能发展成无法消除的痛苦或可怕的秘密。可能是因为没有妥善处理而追悔莫及,还可能是因为做过或遭遇过的某件事而产生深深的羞耻感。
心结的例子
以下是来自小说、电影和现实生活中的心结:
●怨天怨地,认为上天不公,造化弄人;
●害怕孤独(儿时惨遭遗弃造成的);
●不顾一切只为获得母亲的认可;
●誓要雪耻;
●害怕承诺(父母离婚造成的);
●疯狂贮藏衣服和物品(因为经历过大萧条);
●不让孩子玩耍(因为之前放纵孩子玩耍导致其死亡);
●忍受暴力(因为父母嗜好暴力,让他误以为这就是爱的正确方式);
●喜欢孤独(被自己信任的人伤害);
●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自暴自弃。
·你需要给你的人物造成伤害,赋予他悲剧性的缺点或“根深蒂固的恶习”。总之,破坏人物原有的生活。
·当你想让你的主人公受什么罪时,你也应该想一想他的其他选择——作为这个故事的命运主使,你不想她继续停留在悲催的命运里,你会做什么来促使她改变?你希望她能过上什么样的新生活?
·确保你为主人公寻找的新生活是心结的对立面。为你的主人公设计什么样的新生活,要根据心结的内容,找到最适宜的对立面
·为你的主人公找到一个好的心结。再为她设计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期许之地。人物的心路历程——你的小说本身——就是两种选择之间的交互影响(更像是战争),一直引向那个让人屏住呼吸的时刻,他将为他将要推开的命运之门做出终极选择

6、关键时刻
·关键时刻,简单来说,就是人物做决定的时刻。
·每到一个关节点,主人公便会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所处境地的局限性。他开始审视自己原有的生活和可能拥有的新生活。他同时了解了他能得到的和需要付出的。换句话说,他真正开始理解他要做出的选择。就是在这个时刻,当最后一个维持原有生活的理由被否定时,他必须做出最后的决定,这就是你要努力达到的地方。这甚至是你写这部小说的理由。这就是小说的关键时刻。
·我们来看一下《魔戒》。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他们自己的关键时刻,都与魔戒有关。小说几乎就是在研究不同的人对魔戒的不同反应。甘道夫、法拉米尔、博罗米尔、阿拉贡、山姆、咕噜、比尔博、凯兰崔尔、萨鲁曼等都有过拥有魔戒的机会。但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佛罗多。三部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他拿着魔戒。他的心结就是他想把魔戒的魔力为自己所用。代价则是摧毁他珍视的一切,他自己的灵魂也会因为魔戒的腐蚀力而被扭曲。佛罗多很清楚这些代价,可是海妖塞壬的歌声实在太具诱惑力。佛罗多的另一个选择,也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抵制住魔戒权力的诱惑,去毁灭魔戒而不是被魔戒毁灭。【价值设定化】
·这是一个很好的冲突。(你也要给你的故事来一个这样的冲突。)你可以看到佛罗多似乎每走一步都险些被拉入错误的方向。拯救你的方法触手可及,你却拒绝,就算你危在旦夕,你的朋友命悬一线,但为了更堂皇的理由。在小说中,佛罗多的两种欲望相互冲突。黑骑士发出信号,催促拿着魔戒的人戴上魔戒,使用魔戒的力量——这样黑骑士就能找到魔戒。魔戒本身期望被找到,好回到黑暗魔君手里。想利用魔戒的隐形能力来避免危险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另一边,甘道夫、阿拉贡、凯兰崔尔等人劝他不要使用,以免心灵受到扭曲(更不用说其他人的性命)。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内在冲突,它推动了佛罗多的心路历程,也引领读者一路向前
·为了找到主人公的关键时刻,就要看清他的心结是什么。你已经知道他的心结是什么,你也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只要他肯抛下过去的生活、勇敢迎接新生活,他就能进入那充满阳光的美好的期许之地。弄清这些问题,你就可以开始设计主人的关键时刻。
以下是你在设计关键时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切合——不用说,关键时刻是主人公的两种生活发生冲突之际。你已经想好新旧两种情况。主人公的关键时刻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之间做出选择。
●确保两种选择都有吸引力——你的人物陷在过去的生活中难以自拔,虽然忍受着痛苦和伤害,但至少还有他难舍的东西。既然是新生活,那至少应该具备跟原来生活同样,甚至更大的吸引力。也许一开始,主人公看不到这一点,所以新生活应该能给予他以前的生活无法给予的东西,一定能为他解决问题。当然,代价是肯定有的。
●付出代价——主人公在关键时刻需要知道他选择的新生活是什么,也要清楚为了开始新生活所要付出的代价。如果一个人放下对自我的厌憎,决定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自我,那么他可以说是背叛了那个总是骂他一无是处的父亲。如果一个人克服恐惧重新振作起来,这意味着她有可能在未来还会经历失败。
●一路设置小的关键时刻——在“激化阶段”的章节我们会详细讨论这个问题,但现在我只是提醒你记住,在做出终极决定之前你应该设置若干个小冲突。正如佛罗多在进入末日火山之前,他好几次在故事的关节点都被魔戒诱惑(还有好几次,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卢克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原力的力量超过了技术的力量。所以人物在做出终极决定之前,应该做一些小的选择
·关键时刻促使他马上做出决定——要么还是老样子,凄凄惨惨戚戚,要么放下怨恨拥抱新生活。“为什么是现在?”迫使他不能再拖延一分一秒,要么立即行动,要么后悔终生。通常在关键时刻到来之际,主人公的最后抵抗已经不起作用。他无路可退,已然认识到旧式的生活已经把他剥夺得一干二净。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最后,他睁开眼睛,瞟了一眼新生活,他可以清醒地做出决定了

7、初始状态
·想象你是一位家庭执业医生,人们有了小病小痛都是先来找你。一个新来的病人抱怨肩膀老是疼痛。她认为是肌肉拉伤,需要开一点止痛药。你也希望这只是小问题,但是你奇怪疼痛为什么持续了好几年。于是你进行检查。病人把手举到某个位置时,肩膀开始疼痛。你检查了半天也确诊不了。可能只是小问题,也可能不是,你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在小说开端,你的主人公也有无法被确诊的病恙。也许他很痛,痛到需要看医生,但他不一定去。他想办法自己解决,不用麻烦医生,他甚至不承认自己有病
·简单来说,初始状态是小说主人公出场。在故事开端,我们同人物一起遭遇他的心结。诱发事件是把人物推上心路历程的诱因。激化阶段是新旧两种选择的冲突不断升级,最后是关键时刻。关键时刻的选择决定了人物的最终状态,人物在小说结尾处的样子
·你是要给人物制造困难和麻烦,但不要让他们被困难和麻烦彻底击败。你的人物——她的生活还能过下去。她碰到了问题,感到沮丧,但是她坚信如果她能做出新的选择,令她沮丧的事情就会不复存在
·充分理解人物的最后一步是为他撰写一个内心独白,在他最后登场之前,让他身处一个理想的环境,做着最能代表他的事情,完完全全地表明他的本质。你就像一个有超自然能力的新闻记者,进入到他的心灵深处,记录下他的自我剖白
·现在来为人物出场设置舞台背景。把这个设想成一个梦或幻想,人物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灵魂出窍。他现在在哪里?人物希望从哪里出场呢?然后是选择服装。她穿什么?她喜欢穿什么衣服?什么衣服让她感觉最舒服、最适合她?还有道具和小动作。她当时在做什么?要考虑到人物的心结,但也不能考虑过多。她正在做的事情不应该完全是这个心结导致的
·在这个意识变形的时刻,你得从一个奇异的角度直接洞视人物的心灵,他会说些什么?这是属于人物自言自语的时间。你要做的是让她无拘无束地谈论自己。请她到舞台上做她愿意做的事,说她最想说的话
·写这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就是把你对这个人物的所有认识做一个概括总结,相当于写毕论文。前期你对这个人物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工作,现在该好好总结一下,梳理成文。尽可能地写好这个独白。你要一直写到人物在你的脑海中完全清晰可辨为止——不仅仅是他的话题和说话的方式,还有他的思维方式。你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塑造他的声音。你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揭示人物对待世界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请看下面几个选段中的人物: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的废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希望我的父亲或母亲,或者他们两人,都意识到了在决定我出生的那一刻,自己是在干什么,因为对于这件事情,他们俩都是责无旁贷的;如果他们适当地考虑过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是多么地事关重大——这不仅仅牵涉一个理性生命的产生,而且还可能关系到他健全与否的体格和气质,或许还涉及他的精神和思维模式
——而且,尽管他们并不知晓,甚至他们全家的运气也可能受到当时最主要的体液和情绪的影响:如果他们对这一切做了适当的掂量和考虑,从而采取了相应的施,我完全相信,我就与读者见到我的样子截然不同了。 [1]
——劳伦斯·斯特恩:《绅士特里斯坦·项狄的生平与见解》
很难去形容我脑中的嗡嗡声。显然是它把我唤醒了。我很难跟你这样拥有自由大脑的人解释。在那天改变之前,我们都没有自由的大脑,那还是在我记事之前,在我被允许记忆之前。我只是想尽量说得清楚些,好让你明白我在说什么。不管怎么说,振动让我醒了过来,这意味着某个人需要调试。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它还是发生了。起得真早啊。克赖顿,我讨厌早起。我埋怨那个嗡嗡的声音,但也有可能不是它。你可能觉得他们是想我继续睡觉的。否则,我如何执行?
——凯瑞·尼采:《一颗奇怪的唱歌的星星》
我,提贝里乌斯·克劳迪斯·德鲁苏斯·尼禄·日耳曼尼库斯等等等等(我不应该拿我的全称来烦你),曾经,不久前就是我的朋友和亲戚以及同事眼中的“白痴克劳迪斯”、“那个克劳迪斯”、“结巴克劳迪斯”或“克-克-克劳迪斯”,最好的称呼是“可怜的克劳迪斯叔叔”。我打算写一写我传奇的一生。从童年写起,一直写到大约八年前,我的命运转折点,我53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陷入我所谓的“黄金困境”,再也无法脱离。
——罗伯特·格里夫斯:《我,克劳迪斯》
这份内心独白就是人物的“圣经”,是你对人物进行独特的性格研究后的积累。你需要时不时地参考。记住在独白中要暗示一下人物的心结。让他提到这个心结,但不要做过多停留。暗示他是知道这个心结的存在的。表明他为什么身处现在的生活,为什么在不如意的状态下他仍然不愿意改变。然后再谈人物性格的其他方面。

8、诱发事件
·回想一下小说或电影中的诱发事件。雅各·马利的鬼魂拜访斯克鲁吉。多萝西的房子被龙卷风摧毁。13个小矮人出现在比尔博面前,催促他走上冒险之旅。气象预报员菲尔·康纳斯发现他的日子停在土拨鼠日那一天再也翻不了篇儿,他只能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闪电麦昆因为迷路跑到了水箱温泉镇。小说家保罗·谢尔顿被他的“头号粉丝”挟持,直到他同意在书中让这个粉丝最喜欢的人物复活才被释放。美国橄榄球联盟的风流球星乔·金曼的单身日子因为他闻所未闻的八岁女儿而终结
·你的人物过着还算过得去的生活,虽然有一个心结,但是大部分时候可以和现实妥协,后来却发生了一些他始料未及的事情。他还不知道,这件事将会给他的生活带来转机,意味着这个世界在乎他的存在,希望他好好地生活。当诱发事件发生时,他觉得它是个大麻烦,恨不能赶快解决,他好回到过去(安定却有着暗涌)的生活。但是你不允许他回到过去
·“中间开场”的写法有时候很好用——用得好的话,效果奇佳,但是成功率不高。大部分小说家还是坚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的线性写法,特别是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如果没做好,中间开场这种写作策略就会失败,因为读者没有对人物产生兴趣。嗯,那个陌生人被射杀了,真糟糕,太可惜了。那个女孩离开了那个叫什么来着的男孩真糟糕,男孩惨了。为了让读者充分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对人物的影响,还有这个事件是如何推动故事的,他们需要首先关注这个人物。所以你应该花些时间写写他本来的生活
·开始设想人物的生活。你已经对你所要塑造的人物了然于胸,在小说的前30页里你要展现她现在的生活。你在脑海里编纂了一部人物“圣经”,所以你知道她是谁,她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你已经为她做了一份全面的介绍,每一点你都记得一清二楚。你了解她的性格及其性格的表现层次。你甚至知道她的初始状态,她在小说开始时的样子。你要达到的目的是:(1)让读者知道她是谁;(2)读者开始关心她;(3)读者了解一点她的心结,然后你再往她的人生丢一颗原子弹。
·倒退也许会很有用。从人物的关键时刻思考:“发生了什么事情致使她来到关键时刻?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才迫使她面临重大决定。”再从这里倒退:“在她即将到达关键时刻时发生了什么?”一直退,退到你能看清关键时刻和初始状态的联系为止。
·一个好的诱发事件是读者始料未及的。大多数时候,诱发事件应该像偷袭珍珠
港。它给人物以突然袭击,人物中了埋伏,被带上了一条未曾预想过的、(通常)也不愿意走的路。在伊莉莎的例子中,人生的转变更像是一个机遇,就看主人公能不能抓住机遇
·好的诱发事件应该跟主人公的心结有关系
·一个好的诱发事件会给人物带来巨大的改变。这个诱发事件不能是可以轻易摆脱的麻烦
·好的诱发事件要求主人公有所行动

9、激化阶段
·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必须经历激化阶段。事态不断扩大升级的结果就是将她推到关键时刻
·在诱发事件和关键时刻之间,存在一个美妙的地带,即向荣耀巅峰的攀升。这个向上攀爬的过程就是主人公心路历程的核心部分——你小说的核心。在本书第二部分谈论情节的时候,我们会讨论到,大部分的激化阶段发生在三幕式结构中的第二幕,刚好是你的小说最有意思的部分。
·这些小伙子都气得脑门冒烟,用棍子打架都不解气。所以一个人建议用石头,另一个人马上提议杆子。而一开始提议用棍子的那个人又要用砖头,武器不断升级。这就是主人公心路历程的激化阶段。
·《土拨鼠日》是最能说明心路历程激化阶段的例证。另外,这部电影拍得很不错。可以看看这部电影,去领会一下激化阶段的真意。
·从比喻意义上理解激化阶段和看别人的例子是一回事,但是真的要在小说中写好激化阶段又是另一回事。理解以下两点很重要:如果维持过去的生活不变,将会给主人公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新的选择又将带给他怎样的光明未来?
·在到达关键时刻之前,你的人物在小说中会经历许多需要他相机抉择的事情——比如诱发事件。诱发事件是新生活对人物的第一次入侵,向人物暗示他可能拥有的另一种生活
·想方设法把主人公内心的斗争外化出来。在故事中用一个或几个人物——人或物——把新旧两种生活拟人化。你不需要想好他们具体是谁,因为我们还没谈到你打算写作的类型或时代。但是你可以让这些想法一点一点地成形
·你的小说也应该如此。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的核心部分就是激化阶段,这是你的小说最有趣的部分。就像是看拳击比赛,你一拳我一拳,势均力敌的双方在打一场漂亮的比赛。激化阶段之前的一切都是酝酿准备,之后就是故事高潮和解决办法。小说的核心部分就是新旧生活两种选择冲突之间的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

10、最终状态
·最终状态,即主人公心路历程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主人公做出选择之后的状态
·你的故事主人公也将经历一个类似的过程。他不再是故事一开始时的那个样子。旅程本身定义了人物,这是整个故事的关键点
·幕布即将落下之前,作者要再次描写故事主人公。在故事开头,作者为了描述故事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物而安排了一幕独白场景,同理,结尾部分也需要一幕独白场景。通过对比首尾的两幕场景,主人公发生的改变将会清晰可见
·在关键时刻,无论主人公做出何种选择,她的最终状态和初始状态之间都存在直接的关联。她要不就是处于初始状态的对立面,要不就是比初始状态糟糕了十倍
·最终状态既可以是对初始状态的反映,也可以是初始状态的放大
·一幕最终状态场景的目的在于,表现出主人公关键时刻做出的决定使他变成了什么样子
·在你思考最终状态场景的过程中,试着寻找一种极端的表达方式。将极端想法落实到具体写作的过程中,极端的程度可能会减弱,但是了解了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能够使你写得恰到好处。比如,主人公在结尾处感到自由,用一种方式来表现他的自由:跳出飞机、在屋顶高歌、在森林里裸奔。又比如,主人公感觉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将这种受限制的感觉表达出来:将自己关在衣柜里、把自己弄进一个狭窄的地方或者是撕毁护照。总的来说,就是将主人公的内心感觉外化
·循环就是将故事结尾的情节用在开头部分。在一幕、一个章节、整部小说的开头结尾都可以用。这并不是说一开始写主人公非常孤独,到了结尾处写他有了一大帮朋友。我所指的循环是指在开始部分构造某个时刻,然后在结尾处设置同样的时刻,通过两处的对比说明主人公在前后两处不同的处理方式。设置同样的情境,将她带到同样的某个抉择时刻,但是她做了不一样的选择循环并不是在故事结尾对开头这一幕进行重构,而是让主人公回忆故事开头的那一天,然后意识到自己比开始时变好了很多
·循环让小说读起来有一种完整、全面和有计划的感觉。就好像在动笔写作之前,作者已经完完全全地将整个故事构思了出来。这样写出来的小说像是给礼物进行包装,让一切看起来都已经了结,让读者感觉是作者有意为之,赞叹作者简直是天才
·在主人公的心路结尾处,回顾一下初始状态的场景,看看是不是可以将结尾处与之相呼应,以此来体现故事主人公发生的变化



第二部分:精彩的情节
1、小说创作涉及的主要要素
·题材就是你要写的小说的类型,比如西部、科幻、爱情……题材是与读者的阅读兴趣保持对应一致的出版门类。比较常见的题材有浪漫喜剧、冷硬派侦探、舒逸推理、历史小说、科技惊悚、都市幻想、南方哥特、科幻等等。你的小说要选用哪种题材?
·作者选择的题材能够凸显主人公心路历程所要表现的主题,你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
·如果你认为某种题材适用于讲述故事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你需要花点时间想想在你选择了这种题材之后,你的小说里包括哪些与这种题材相对应的元素。题材之所以为题材,是因为每种题材都有某些固有特色,读者对每种题材都有特定的心理期待。读者选择阅读某一种题材的小说,就意味着他们期待看到自己熟悉的特色。作者当然可以为某种题材创造一种新版本,但至少应该体现出该种题材的固有特色,从而确保这种写作特色与故事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是协调一致的
·在你选定题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每种题材本身会为你的小说带来什么。比如西部题材就意味着偏远破败的场景、与马匹的亲近、遍布四处的男人以及月黑风高时的枪战。作者要考虑这些固有元素与故事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是否协调一致。如果选定的是神秘谋杀的题材,那么小说中必定有众多动机不良的嫌疑人、许多红色的鲱鱼、一个错综复杂的谜团、一位潜伏的杀手和由主人公造成的恐怖气氛。作者要保证这些元素和故事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是一致的
·在时间方面,你觉得你的小说应该怎么设计呢?故事应该在哪个节点发生?主人公在心路历程中行进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如同题材一样,年代、场景和背景的恰当选择也会在表现故事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你选择的故事发生地能够帮助你更顺利地完成你的故事。年代不变,一个发生在马达加斯加的故事和一个发生在曼哈顿的故事将会大不相同。发生在加尔各答的故事和发生在康涅狄格的故事不会相同,发生在挪威的故事和发生在俄克拉荷马州诺尔曼的故事也会截然不同。当你想象自己的故事,你预见到故事发生的地点会是哪里?你的直觉或许正中靶心,但是多想几种其他的可能性也无妨。不同的地点会给故事带来不同的机会和挑战。故事发生地点的选择标准是它可以强化主人公心路历程所要体现的主题。选择的地点应该能够自然而然地装点并塑造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旅程,而选择的场景要与她的目标形成对比或者能够强化她的目标
·背景是伴随主人公心路历程所发生的更重大的事件。无论是全球事件还是发生
在身边的小事件,背景作为模糊的全景,为故事提供框架并且带来更多质感。围绕故事主人公发生的事情能够帮助作者完成写作目标。如果故事写的是一个害怕被抛弃的女人,将背景设置为克利夫兰的双层公寓完全可以,但如果将背景换成二战期间的纳粹集中营呢?这个女人被单独监禁,被遗忘,突然之间她的恐惧似乎变成了现实,主人公因此愈加焦虑。如果故事是讲述一个男人对周遭一切渐渐失去兴趣,将背景设置成公司完全没问题,但如果把他设定为审判萨勒姆女巫的法官呢
·没有人喜欢一部小说里充斥着说教的内容。如果你有某些议题,无论是关于全球变暖、反对种族隔离还是皈依伊斯兰教,在小说最关键的部分你都应该明智地避而不谈。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故事里不能讲点有意义的事情。巧妙之处在于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仔细想想你的故事主人公在内心经历的一番斗争。其中往往蕴含着寓意,并且这寓意恰恰能反映读者的生活。作者要做的就是如何巧妙地通过一个故事将真理传达出来。主题符号化是情节设计的方法之一,它能够强化故事主人公的心理冲突,并且能够引出小说中的人物和场面。
·要让读者满意,就需要设计一个三幕结构;要让作者自己满意,就需要将故事主线和故事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相结合;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里需要设置我所谓的“定时炸弹”。在小说里,定时炸弹就是主人公目标未达成时即将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有时这颗定时炸弹是真正的炸弹,比如电影《生死时速》就是这样;有些时候是自然灾难,比如一颗小行星碰撞地球或者一座火山即将喷发,也可以是一艘沉船或者一个空间站即将爆炸。不过这颗定时炸弹并不一定是庞然大物,它也可以是一件事情,比如,夏天一结束,暗恋的男孩就要搬走了,或是演出日期临近但还没给主角找到合适人选。实际上,作者需要的就是一条界线。可以是大火即将蔓延到主人公的家里,或者是入侵的敌人步步紧逼,总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危险迫在眉睫
·在小说里作者要尽早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这颗定时炸弹的魔力在于读者每翻一页都能感受到它造成的紧张感,即便作者连续几章都对这颗炸弹避而不谈,它的魔力也会照样施展。有时作者不提及这颗炸弹对读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作者来说却很有利),因为读者脑子里一直悬着这颗定时炸弹,他们为了了解炸弹的下落而继续读下去。即使故事中的人物不提及、不关注这颗炸弹,读者也自会投之以关注的目光。最惦记定时炸弹的是读者
·如果一本小说中厄运毫无疑问即将来临,这部作品就有张力。写作就是如此简
单、如此奇妙。无论故事里的主人公是否知道在自己头上高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的利剑,读者对这一点都是很清楚的,他们深知厄运将近却又无可奈何,心甘情愿地承受焦虑,
对制造这种焦虑的作者是又爱又恨。
·如果小说讲的是一个人想要得到某些东西,那么就必须为他设置障碍。如果主人公想当总统,然后就顺利地当上了总统,这故事也就没什么意思了。换言之,小说要讲述的故事是某些人即便被阻挠却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小说就是冲突。
·其实,对手不一定是坏人,他甚至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社会地位造成的限制也可以是敌人;生理的缺陷或者疾病也可以阻碍主人公达到目标。如果主角喜欢一个男孩,而她最好的朋友正在和这个男孩约会,她的好朋友不见得是坏人,但对她来说肯定是一块绊脚石。

2、关于序幕和人物引入
·你的小说要怎样开头呢?我希望是以一个出彩的句子开头,这样便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心。你是要以序幕开始呢,还是开门见山,开篇就写主体部分?你是先让主角登台呢,还是让其他人物先亮相?
·公平地讲,很多小说作者是出于错误的动机写序幕,这样写出来的序幕确实不好。最常见的误写序幕就是将幕后故事搬出来给读者看,作者自认为这样一来后面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哟,路障都扫清了。”如果是这种情况,我认为序幕确实不该有。其他需要摒弃序幕的情况还包括以下这些:比如序幕的风格和基调与书里其他部分完全不一致;或者序幕部分只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而对后面内容所做的预叙;或者序幕部分只是重复了其他部分的内容。在上述几种情况下,我不否认序幕确实成了一块瑕疵。但是,合理的结论应当是这样:不是所有的序幕都不好,而是有一部分序幕比较差劲。如果你能恰如其分地作一篇序幕,那就是为你的作品锦上添花了
·序幕之所以有用是因为这部分可以用来介绍反面角色、危险以及毁灭的倒计时
完美的序幕应该做到:
●为全书定好基调;
●制造悬念或者暗示危险;
●定时器开始倒计时;
●引入反面角色。
虽然我已经暗示过了,但序幕部分不该包含的内容还是应该清楚地加以说明:
●背景故事——如果你确实抵挡不住在序幕中讲解背景故事的诱惑,一心要把
故事开始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交代清楚,那么你最好先向专业人士请教。你一时冲动要把人物的历史全部摊开来说,这对你的整部作品确实毫无益处。你可以用其他部分(如生平大事记)对人物历史略做介绍,但绝不应该是在序幕部分。历史、解释和其他形式的说明(包括倒叙)一律不能有。
●跑调内容——如果你的故事是写乖乖犬历险记,那么就不要在序幕里写核战争。或许你认为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要写男孩和他的狗狗的故事,也不要在序幕部分写核战争),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序幕要为全书后面的部分定下准确的基调。
●随意的动作场景——无论是节选了故事当中令人振奋的动作场景,还是纯粹为了吸引眼球而写的毫无意义的动作场景,随意的动作场景绝不是作为序幕的好材料。
·在小说中和在生活里一样,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读者第一次见到故事主人公时,想看他在做一件与他性格相符合的事情,这件事情能够立刻体现出他的性格特色,让读者从中窥见他的不俗之处
·想想在你的故事中主人公的特质是什么,并围绕这种特质打磨一个故事。记住之前所写的人物内心独白,同时以印第安纳·琼斯和詹姆斯·邦德为鉴,看看你能为你的故事主角想出一个什么样的出场秀

3、理解三幕式结构
·从本质上来说,三幕式结构就是一种组织故事的方法。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开始、中间和结尾”。也有人将这三部分比喻为河流、湍流和瀑布。这种解释对于理解故事当中渐增的戏剧性和节奏是有帮助的。你或许听过另外一种解释:铺垫、对抗和解决。这种解释和我的个人观点最为接近,但我认为其不足之处在于两个部分之间的界线设置得不得当。
在本书中,我们将这三幕分别定义为:
●第一幕:引入;
●第二幕:故事核心;
●第三幕:高潮和结局。
·在核心展开之前,你要先交代正在发生的是什么事情、当事人是谁、危险是什么、坏人是谁、发生的一切有什么意义。这些是要在第一幕里所做的铺垫。当第二幕里的冲突达到顶点,第三幕就要开始了。在第三幕当中,作者要展示主角和主要对手的最终对抗。第三幕还包括结局,也就是落幕部分,即组成小说结尾的结果部分。
·在故事节奏上,我们已经说过三幕分别代表了河流、湍流和瀑布。这些象征表现出故事进展的速度和危险程度
·第一幕中我们是在熟悉情境和人物。第二幕正如图中的标注文字所示,是故事的核心,除了大结局,故事主体都在这一部分产生。故事是如何从主角常态的生活发展到了主角身处风口浪尖的境地,我们要写的就是这部分,读者感兴趣的也正是这部分
·正如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情节就是主角转变的载体。如果没有语言,别人就无法理解你的表达;如果没有情节,别人就无法体会故事主人公心路转变的意义。讲话者的表达越是清晰,他原本的思想就越有力量跨越时空,就会在他人的思想里以越加接近原意的形式重构

4、故事核心
·第二幕为故事主人公提供了一个上演内心戏的地方。
·心路历程的事态升级是通过设计矛盾实现的。矛盾导致愤怒,使人们情绪激动,将人物最善的一面和最恶的一面都展现出来,平时隐藏的东西也随之暴露。简言之,矛盾外化了本应继续以内在形式存在的和隐藏着的东西
·在第二幕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伟大的英雄心理不断成熟。
·故事开头,卢克·天行者本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农家孩子,想方设法要摆脱在家族农场做活的日子。在电影的高潮部分(第三幕),他变成了一个头脑冷静的年轻人,愿意为他所坚信的使命牺牲自己。是什么让他发生了转变?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第二幕。在死星经历的事情让卢克成熟了很多。他发现自己很强大,能够经历战争并存活下来,敢于违抗一个帝国,并拯救了一位公主。他成为了一位真正的英雄,而不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家伙。他做了别人没做过也不敢去做的事情。同时,卢克在这一幕中也承受着失去,这就让故事开头卢克的失去显得更加沉重。在很短的时间里,卢克成熟了。你现在该清楚情节中的事件是如何使他发生改变了吧。他的内心悄然发生的改变是看不见的,但变化的起因是看得见的敌人和事件。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他的外在表现揭示了他的内心变化。
·在你的故事里,想一下故事人物的心路历程的诱发事件和外在的诱发事件是否是同一件事
·如果你已经找到刺激故事主人公的冲突来源,那么你就已经做好了为第二幕构建框架的准备。你已经准备好铺设轨道,也就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我们就从中间部分开工,然后再延伸至开头和结尾部分,保证全线贯通
·接着上面的情节,再往下就是主人公完成转变的阶段了。虽然我们在讲外部情节事件的设计,但要注意用“依然不接受现实”、“开始崩溃”、“开始重新思考人生”这类内心活动指导写作,这样能够帮助你设计出主人公将要经历的关键时刻

5、引入
·第一幕是铺垫,在这一部分作者不但要介绍故事主人公和其他主要人物,还要交代清楚情境、题材、年代、背景、反面角色、定时炸弹、危险、主题等等。第一幕的任务就是要给读者做好欣赏第二部分的准备,就是这么简单
·第二幕发生的首起事件可能也是第一幕中发生的事情,就是诱发事件。我们往后退到诱发事件,通过设计什么事件来让读者感觉到并透彻理解诱发事件所带来的冲击
·第一幕中诱发事件的发生和第二幕中的事态扩大之间存在一个间隔,注意一下这个间隔,二者之间应该如何过渡?这次还是一样,将你最先想到的过渡方式记下来。笔记实际上就是一个故事大纲。如果将第一幕中必须发生的以催生诱发事件的情节比喻为一张购物清单,将第一幕中需要囊括的各种因素如序幕、主角引入等视为洗衣清单,作者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两张清单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将以上两个部分合并组成第一幕。希望列出清单没耽误你太多时间。我的写作就像是任务完成后将一个个任务从清单中划掉的过程,比如在任务清单中列出以下项目:“说明他是个左撇子”、“对话里要加进关于她前男友的内容”、“表现出他急需用钱”。但要记住,这是一张为写作艺术服务的清单,每项任务都是用来设计情节、表现故事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工具
第一幕中涵盖的因素包括:
●序幕(如果你需要的话)。在序幕中引入反面角色、定时炸弹和/或故事中的主要危险。
●设计主要人物出场的场景(所采用的方式需要能表现出主要人物的本质特征,并且展示出他为什么值得读者喜欢和同情,对他的追求有所交代,对他的心结进行暗示,说明初始状态)。
●设计场景或者连续事件,表现故事入侵之前主角的生活。
●引入故事中的主要危险或者挑战(如果在序幕的部分已经交代,那么可以另写一个场景,在这一场景中,主人公了解了危险或者遇到了挑战
●引入题材(保证读者不会将你的梦幻作品当成现代爱情故事,作者可以加入一些可辨识的元素使题材易于辨认,比如在梦幻作品中加入精灵等人物元素)。
●引入年代、情境和背景(读者需要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年代以及背景)。
●展露故事核心,也就是故事最有意思的部分。
●展现出故事主题,体现出故事要传达的信息,无论通过多么微妙的方式来传达。
●引入反面角色和定时炸弹,如果之前的部分还没有完成这项任务的话(即便序幕部分已经提到,在第一幕中也要对其进行一次甚至多次的更新和升级)。
●诱发事件(主要危险入侵主人公的生活,也就是让他经历波折然后发生转变的事情)。
●主要角色全部引入(在第一幕之后不要再引入新的主要角色,没有读者希望看到大救星或者大坏蛋居然是最晚出场的某某人,主要角色要在第一幕中介绍完毕)。
●主要角色对诱发事件的反应(为了回到之前的失常状态,他不断努力,希望尽快逃出令他愤怒的入侵)。
●设计一起对主人公产生刺激的事件,使他完全参与到故事中主要的挑战事件。
●其他,即为启动第二幕作者要做的其他准备。
·在主要人物全部引入完毕,主要危险或者挑战交代清楚,故事主人公完全介入(或者被介入)了这种危险或者挑战的时候,第一幕就结束了
·引入主要人物:如果你打算将新旧两种冲突具体化为人物或者群体,那么他们就构成要引入第一幕中的其他角色。另外,如果你知道后面会提到故事人物的一个朋友或者是亲信、父母、快递员、酒馆妓女或者是机器人修理工,这些角色全都要在第一幕中引入
·引入故事的主要危险或者挑战:我们所说的危险或者挑战,指的是对故事人物的追求造成阻碍或对其安全构成威胁的反作用力,通常是指反面角色依仗的更强大的幕后力量,但可以将其具体成一个反面角色。冲突中的刺激物或者危险将会出现在诱发事件中。但作者要在第一幕对其进行拓展,对刺激物或者危险进行整体强化,向读者说明它们的存在,并且之后为主人公制造尽可能多的麻烦,如果主人公袖手旁观就可能会被刺激物或者危险毁灭掉危险从诱发事件开始,但对主人公来说在诱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危险似乎还远在天边,不成气候。随着第一幕不断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物出现,危险随之不断升级,而且故事主人公也越来越近,越来越真实,直到危险的存在不可否认,由其导致的后果不可挽回
·让故事主角介入故事的主要挑战:你的小说在这一部分要如何设计呢?故事主要人物都已经出现,故事中的危险也已经发展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最后一步就是要逼主人公出手。要怎么实现呢?她不顾一切插手这件事情的情节要怎么设计才会精彩

6、第三幕:高潮和结局
·第三幕就像是全书的缩略。作者要先写第一幕以做好铺垫,而不能从最精彩的第二幕开始写,同理,在第三幕也不能直接就写高潮,必须先交代其他的事情。
·一部小说的高潮实际上包括四个部分:
(1)高潮的助跑阶段(为保证所有事情就位而进行的最后操控);
(2)主人公经历关键时刻(心路历程指向整个故事的发展方向);
(3)高潮部分本身(此处主人公的行为直接影响故事结果);
(4)高潮部分导致的即时结果(坏人已经灭亡,但屋顶却正在坍塌)。
·上文中我已经提到,第三幕是整部小说的缩影,它包含开头、中间和结局;或者是剧情上升、顶点和回落;重大事件发生之前的铺垫,重大事件发生,然后是最终的结果。在你的小说中,如果第三幕发生在一个新的地方,助跑的开始就以主人公到达这个地方为标志。因此你要从第二幕中的最后事件过渡到第三幕发生的地方。在第二幕结尾处故事主人公就开始向第三幕发生地出发,他可能是去往发射塔,或者跑向马厩,或者是她手持利剑大步迈向敌人的巢穴。
·如果故事中的第三幕不是在一个新的地点发生,作者仍然可以在情节中体现出故事主人公期待最终对抗的愿望。从顶端开始往下落的时刻就是第二幕的结束。第三幕在一个设置合理的点开始了。男主人公到达了机场,女主人公到达了地下发射井,男主人公炸破围墙展开猛攻。现在第三幕已经开始,作者在这部分的任务就是从这个起始点慢慢过渡到情节的顶点。
·作者应该注意,故事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关键时刻应该发生在故事靠后的部分,但又要生在外在高潮情节之前,这是因为她在真相大白的时刻会做出抉择,决定自己之后要做什么以及要走哪条路,她在此时的抉择会影响她在高潮部分的行为反应
·故事主人公在关键时刻所做的决定与呈现出来的故事高潮紧密相关。这并不是说如果她做了“正确”的选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虽然通常故事里都是这么写的),但是她在关键时刻的决定起到了暗示的作用,暗示她在故事情节推进至高潮时会如何反应

·耶稣独自在客西马尼园祷告,他知道自己的临终时刻即将来临。他可以选择上十字架也可以选择不上,这是他的关键时刻。如果他上了十字架,就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这看起来像是被打败了,更坏的结果可能是将否定门徒对他的信任。他面临的是折磨、羞辱和残酷的处决。他原本可以避开这一切。他可以选择远走高飞,将自己隐形或者召集天使帮他脱逃,可是如果他避开这场劫难,要如何服从天父的旨意呢?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做的选择决定了他面对之后发生的事情会如何反应。如果耶稣决定用自己的力量逃跑,那么当守卫来抓他的时候他早就已经逃跑了。或者耶稣也可以让抓他的人全部失明或者让大地将他们吞噬。然而,他已经决定“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以此来服从天父的旨意,所以他自愿被捕。当耶稣的门徒为保护他而进行抗争时,他斥责了他们,并把他们弄伤的一个守卫医好。在谴责者面前,耶稣保持沉默。
从被逮捕到被审讯,然后上十字架,再到复活,外部情节中耶稣所有的表现都取决于他在关键时刻,也就是心路历程的关键节点所做的决定。
你的小说也应该是这样,故事主人公在关键时刻所做的选择决定了他在高潮中的行为。

·终于到了高潮发生的时刻,整本小说就是为这一刻而写,此刻就是你叫停一切、上演些许疯狂的机会。此时,故事主人公正经受绝望,甚至已经处在发疯的边缘。就如同一个压力锅要喷出热气一样,之前所有的构建都是为了这个目的。爆炸的时刻到了
·如果说,为了关键时刻这一刻而写的整本书是为了令故事主人公发生转变,那么这部分就是用来检验他的转变的
·或者也不必设计成用来检验的情节,而是安排一项在规定时间内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异类步步紧逼,最后一战即将开始。正面角色都纷纷被打败,他们要生还的唯一一丝希望就是故事主人公能够打开气闸,把所有的异类都驱走。我们的主人公能做到吗?
·将“否则”情节牢记于心,谨记各种风险。如果故事主人公不怎么怎么样,反面角色就会怎么怎么样。高潮时刻全部都是“否则”情节的上演。
·即时后果——在高潮之后紧接着发生了什么?我所指的不是故事人物坐下来畅享冰镇薄荷酒的落幕情节,而是在高潮发生之后的短暂时间里发生了什么,无论高潮本身发生的事情是好是坏
·大桥将继续塌落,两列火车仍然要碰撞,朗诵仍在进行,故事人物仍然被异类和僵尸围困。反派头目可能已经被击败,但是之前要倒向主角的那堵墙仍然在往下倒。在高潮发生之后,要设计什么样的情节?很多新手小说家认为只要反面角色倒下了,高潮场景就可以尽早结束了。但这是不对的,在这一部分,作者应该做到善始善终。也就是说,作者应当将故事主人公带离高潮中的危险。
·结局部分描写的是万物平复的祥和场景,像是有功之人被奖赏或者有缘之人终成眷属时的欢庆。故事中的主要危险都已不复存在——很好,世界的自由之人消除了危险,现在我们要迎来理应享受的安宁时刻
·无论结局是好是坏,读者理应看到一个结尾,这也是故事本身所需要的。第三幕的高潮由四部分组成,结局部分也是由四部分组成。在这一部分,你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1)说明故事主人公的状况(完成心路历程之后的末尾状况);
(2)说明高潮之后事情的总体安排;
(3)结束所有未了结的事情;
(4)对故事人物之后的情况进行暗示(如果作者决定写续集,需暗示危险仍
然存在)。
·故事主人公刚刚从火海中脱逃。在关键时刻,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不仅影响他在故事高潮部分的表现,而且让他从此之后改头换面。一种可能是他变成了一个崭新的自己,因为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而内心充满希望和欢乐;另一种可能是他比最开始时的自己糟糕十倍。在故事结尾处,作者要表现的就是这两种情况,也就是主人公经历了心路历程后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表现
·安排一个场景,表现故事主人公在经历了高潮之后是什么状态。这是他走完心路历程之后理所当然的。如果说整部小说是关于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而心路历程的指向是关键时刻,那么最终状态这一部分是必要的成果展示
·高潮结束之后,对外部情节的变化进行说明也是很重要的。敌军是否已经被驱逐到河里?警察是否正在围捕最后一个反派人物?医院是不是又重新开放?鱼儿们是否回到了曾遭破坏的河湾?你需要向读者说明故事里的世界现在是什么样子。
·除此以外,结束所有未了结的事情。在之前的故事部分寻找被讨论或者仅仅被提及的事情,尤其是故事人物对未来希望或者恐惧的事情。想办法给活到最后的人物一个交代。读者锐利的双眼一定会发现作者前文提到但在结尾还未交代的事情。因为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事情往往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里所期盼的,所以读者对作者设计的最终安排充满期待。作者如果不对这些事情进行了结,读者会非常沮丧
·可以对故事人物之后的情况进行暗示,稍微透露一下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故事情节完结之后,事情会有什么不同?这部分是用来展示未来的,和高潮过后的即时后果不同。如果作者打算写续集,就需要叫停胜利的庆祝场面,表明仍然存在潜伏着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续集,作者就不会想让小说有一种未完结的感觉,也不必让自己的读者感到不安。如果作者没有恰当的缘由来暗示更多的危险潜伏在暗处,我的建议是将小说果断结束,使故事结尾有一种完满果断的感觉



第三部分:情节与人物
·故事主人公首次出现,作者描写的是其初始状态,并对其心结予以暗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初始状态的描写和心结暗示将图的两边联系起来。创建常态之后,就要通过诱发事件打破常态。第一幕和第二幕的界线就是故事主要人物被引入,故事主要挑战被交代,且故事主人公参与到故事的最大挑战中来。
·但在第一幕结束之前,新旧人物(事物)都已经出现,故事主人公已经处在内心冲突激化的早期阶段。事态升级始于诱发事件,贯穿故事中间部分。故事中间部分大致等同于第二幕,也就是故事的核心。随着故事主人公回归异常状态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外部世界也愈加危险、愈加复杂。外在和内在的压力都在升级。每一次故事主人公尝试克服外在障碍(实际上是主人公内心敌人“新生活”的反攻),外在障碍都会卷土重来,而且不断升级。
·最后,一切准备就绪,故事主人公和外在的挑战及冲突来源进入待战状态。第三幕将角色归位,开始上演高潮。故事主人公到达心路历程的断裂点。之前对抗外在障碍的一次次失败让她意识到走老路对自己有害而走新路对自己有益。在异常的安静中,她迎来了关键时刻。她要选择哪条路?这时,天使们都来到了天堂的门口来窥视她的选择。
·她做出了选择。
·做出选择之后,她就要直面最后的挑战。在应对最后的挑战中,她的所作所为完全取决于她之前在关键时刻所做的决定。墙坍塌了,导弹射出去了,在主人公和反面人物对决的过程中巢穴被摧毁。一切(外在的情节)都在平衡中推进。这就是外在故事主线的高潮时刻。最终,高潮结束,在危险时刻主人公及时脱逃。
·然后是故事的解答、结局。谁活了下来?谁被提拔?最终谁被降服并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那样的决定之后,主人公现在如何?他的最终状态如何?将需要结束的事情一一了结,暗示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或者说明还有更多的冤屈需要平反,然后“全剧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