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考察笔记] 《数码兽驯兽师1984》完全考察

《数码兽驯兽师1984》是TV动画《数码兽驯兽师》的前传小说,作者为原作编剧之一的小中千昭先生。这部作品以数码兽的诞生过程为主要线索,讲述了数码兽与人类第一次进行“接触”的故事。




创造出数码兽的人们

在《数码兽驯兽师》的第17集中,李建良的父亲李镇宇揭示了一个秘密:所谓的“数码兽(数码怪兽,Digital Monster)”,其实是自称为“野生小组(Wild Bunch)”的年轻人团体所创造的数字生命(Artificial Life)形式。


《数码兽驯兽师1984》一文便是以此事做背景,并为观众们揭晓了更多细节——





(道回忆中的“野生小组”)




·黛西

本名未知,黛西(Daisy)这个称呼源于《2001太空漫游》中人工智能HAL9000在弥留之际吟唱的歌谣《Daisy Bell》。

黛西的研究领域是“作为软件的机器人(そして彼女自身はソフトウエアとしてのロボットを研究していた,应是指智能软件Intelligence Software)“,专攻于通讯网络与现实世界的直觉性协议,据此可知,数码世界的视觉化原则(甚至是数码世界本身的所用到的一系列智能程序)、相关的用户操作界面(GUI)均为黛西主导设计。

黛西还设想了一种能够令现实世界与数码兽进行沟通的设备,其成果即是日后的数码方舟(D-Ark)。


·巴别

本名未知,巴别(Babel)这个称呼显然源自《旧约》中的“巴别塔”典故。

巴别的研究领域是理论物理①,据此可推测巴别主导了数码世界的宏观物理学结构设计。

注①:在2017年发布的第二版修订当中,巴别的专攻领域被修改成编程语言(或许是为了符合“巴别”这一称呼吧)。考虑到巴别参与了“蚁地狱作战”的理论设计并说出“这就是重力、现实世界带给你的报应”,此处还是遵循第一版的描述,认为巴别专攻于理论物理。


·道尔芬

本名罗伯·麦考伊(Rob.McCoy),道尔芬(Dolphin)这个称呼源自道尔芬的导师约翰·C·里利(John.C.Lilly),后者曾以海豚为对象研究生物知觉模式。

道尔芬的研究领域是实验心理学(根据师从约翰·C·里利推知),设计了数码兽的核心结构“数码核”,可推测数码兽的意识与智能相关研究均为道尔芬主导。

另外,道尔芬的儿子基思(Keith)设计了早期数码兽的形象与属性。


·迦利

本名未知,迦利(Kali)这个称呼可能是源自古印度神话中的高位女神时母(kālī)。

迦利的研究领域是量子力学,据此可推测迦利主导了数码世界的微观物理学结构设计。


·道

本名李镇宇,道(Tao)这个称呼源自汉字的“道”。

道的研究领域是通信语言(Communications Language),他完成了数码兽进化的相关算法以及一系列协议与接口的设计。

李镇宇的儿子即是《数码兽驯兽师》的主角李建良。


·涩果子

本名水野悟郎(TV中写作伍郎),涩果子(Shibumi)一词意指简洁、微妙、不引人注目的事物的美学意向,富有禅意(Zen)。

涩果子的研究领域是编程语言(根据涩果子解决了“野生小组”使用新式编程语言的技术困难推知)。他负责在“数码兽计划”中提供技术支持、维护网络系统,但他也私自设计了一套令数码兽更进一步演化的算法(即日后的“蓝卡”)。


(在动画中登场的“野生小组”成员,从左至右是黛西、巴别、道尔芬、迦利、道)


(在动画中登场的涩果子)


根据原作第14集曾提及的“研究数码兽的年轻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遍布世界各地”、以及第17集的“那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开放计划”来看,上述6人仅是“数码怪兽计划”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于这6人的概念设计,小中千昭在设定笔记中如此写到——“创作镇宇和野生小组是为了纪念这样一些年轻人:在1980 年代早期研发了 ALTO 的施乐帕罗奥多的团队;启动了Tierra计划的团队;还有首次提出便携式交互个人计算机概念Dynabook的阿伦·凯(Alan Kay)”。

小中千昭所说的“施乐帕罗奥多的团队”即是指来自“施乐帕罗奥多研究中心(Xerox Palo Research Center,简称PARC)”的设计团队,诸如图形用户界面(GUI)、鼠标(ALTO即是世界上最早应用GUI与鼠标的计算机)、所见即所得文本编辑器、以太网等一系列影响个人计算机与网络设计的理念及产品均是出自后者。

“施乐帕罗奥多团队”是“野生小组”的原型,而组建了PARC的鲍勃·泰勒(Bob.Taylor)则是率领“野生小组”的道尔芬的原型。与道尔芬一样,泰勒在院校时期攻读的是实验心理学。泰勒后来进入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缩写)任职,现今互联网的原型ARPANET(国防部高级计划局网络)即是由泰勒牵头建立的(考虑到在第49集中登场了与道尔芬为旧识的约翰尼·贝肯斯坦教授,或许可以认为道尔芬也拥有在APRA工作的经历)。

文中提及的阿伦·凯是PARC的早期成员,并在PARC的Smalltalk编程语言、图形用户界面的研发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阿伦·凯提出的Dynabook则是一种类似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一样的设备,但阿伦·凯心中的Dynabook“95%是服务概念,5%与物理形态有关”,并且是一种以儿童为用户进行研发的教育界面。阿伦·凯与Dynabook无疑正是黛西与D-Ark的原型,而黛西在毕业后前往一家“老板像是嬉皮士的公司”任职也是源自阿伦·凯的职业经历(“像是嬉皮士的老板”便是指大名鼎鼎的史蒂夫·乔布斯)。

在1984年,苹果公司为麦金塔个人计算机(Macintosh)拍摄了一则名为“1984”的广告,广告的创意源自《1984》,意图于表达“麦金塔个人计算机将打破传统计算机对世界的控制,让1984年的世界与《1984》的世界不同”。在那个年代,计算机仅为政府与企业服务,并且是复杂难用的,因此难免有“怪物”的印象(在《数码兽驯兽师》当中也有“不能让大众认为网络是危险的”这样的对白),而麦金塔算是第一种操作友好的个人计算机商品,确确实实地具有“突破性”(事实上,麦金塔所使用的一系列概念在ALTO当中已经非常成熟了——这也是“野生小组”致敬PARC而非苹果的根本原因——遗憾的是,ALTO并没有作为商品投产)。考虑到《数码兽驯兽师》中对“许普诺斯(Hypnos)”等管制机构的描写态度,可以推测《数码兽驯兽师1984》被设定在1984年正是在致敬这部广告片。

至于道——尽管在故事中是道找到的黛西,但道的原型应是创建Tierra计划的托马斯·雷(Thomas.S.Ray)。有关于托马斯·雷与Tierra的内容会在后文中详细展开。


谈及“野生小组”的概念设计问题,另一位主力编剧广真希的推文也颇具参考价值——“野生小组的概念显然受到了在那个年代流行的思想及理论影响,例如约翰·C·里利的知觉研究、F·卡普拉(Fritjof.Capra)的道法自然学、以及来自东方的禅学等等”。

约翰·C·里利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在知觉、心理学等领域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他的研究与思想理论却又是富有争议的,SF电影《灵魂大搜索(Altered States)》即来是以他本人以及他所做的知觉异境(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研究为原型,而在小中千昭的另一部SF作品《Lain》当中也有许多源自约翰·C·里利的要素。

F·卡普拉是美国物理学家、系统论理论家,他在《物理学之道(The Tao of Physics)》等作品中指出了现代物理学与东方思想的相通之处,并对笛卡尔式的机械主义还原论思想做出了批判,进而主张发展一种整体的、有机的系统性思维方式。

禅学的“禅”一词源自梵语的禅那(Dhyāna),意指“静虑”,可拓展理解为放弃已有的知识、经验、逻辑,通过感觉直观(自性)去发觉容易被忽视的、不起眼的事物或真理,从而解决问题。打坐、睡眠(梦)、瑜伽等方式常被认为是进入禅那状态的有效手段,在《数码兽驯兽师》剧中道打太极的描写也是源于这一思想。

显然,道尔芬与里利、道与道法自然学,涩果子与禅之间存在着高度关联性,但这一系列思想也反应在“野生小组”的每个成员身上,作为《数码兽驯兽师1984》主角的涩果子更可谓是“集大成者”。


(广真希对小中千昭博文的回复)




数码兽的诞生过程

《数码兽驯兽师1984》的情节与“野生小组”创造数码兽的过程一一对应,随着故事逐步向前推进,数码兽这一存在也变得越发完善。

“用电子头脑来创造拥有生命的生物——如此进行主张的人工生命学大会将在1987年召开,而麦考伊的队伍早在其3年之前便已结成”。不仅如此,麦考伊所设想的研究还有两个十分显著特征:

其一,不是单纯地创造出某种数字生命,而是要去创造一种具有野性的生态体系。

其二,不是以程序还原生命,而是将计算机——并且更近一步,将由计算机连结而成的网络——视作是一个异世界进行构筑。


小中千昭曾在设定笔记中指出,“Tierra是《数码兽驯兽师》中数码兽概念的原型”,这里提到的Tierra就是由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托马斯·雷于1990 年创建的计算机实验,而该实验的独到之处同样也在于上述两点——传统的“数字生命”研究往往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研究,被设计出的产物隐含着设计者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但Tierra不同,构建Tierra的托马斯·雷决定让“演化”来“设计”生命。令这一“演化”得以成立的便是“环境”,托马斯·雷的团队将计算机的内存空间视作是星球(Tierra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地球,此处有另一个地球、异世界的意味),将中央处理器视作是为星球供能的太阳,计算机程序则是生存于其中的生命——这些生命十分简单、只懂得“在生存空间足够时进行自我复制”——与此同时,一个随机数程序会为自我复制带来变数(变异),还有一系列死神程序(Reaper)会根据一定规则消灭生物以释放生存空间……Tierra以上述方式来重现繁殖、死亡、变异与自然选择,这些环节互相作用,驱动着数字生命不断“演化”。


(托马斯·雷的团队在介绍Tierra)


随着实验逐步推进,原本十分原始的生物涌现(Emergence)出复杂多样的行为模式,托马斯·雷与他的团队坚信,如果人们能将Tierra扩大到互联网程度、并为Tierra引入更多的变数(例如中央处理器的唤醒时间不固定),一定会令这些数字生命取得更进一步的演化……


-------------------------------------------------------------------------------------------


——《数码兽驯兽师》中的“数码怪兽计划”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这种假设之上。


与前作及游戏中的设定截然不同,《数码兽驯兽师》的“数码世界”并非异世界,而是“被视作是异世界的互联网本身”,来自现实世界(Real World)的数据经由6层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协议转化②,在物理层构建出数码世界的基础——相当于Tierra中的内存空间及中央处理器——而最原始的数码兽便会在此生息。

注②:考虑到巴别与迦利的专攻领域,可以推测《数码兽驯兽师》中的网络协议比现实世界更先进、更科幻,这些协议还对《数码兽驯兽师》世界的互联网产生了影响。


(《数码兽驯兽师》中的数码世界结构示意图)


-------------------------------------------------------------------------------------------


但“数码怪兽计划”还有一些不同于Tierra实验的独到之处。


在托马斯·雷的理论体系当中,一切生物都以“繁殖”为第一目的,争夺更多的空间与时间是为了“复制自身”,“演化”也被诠释为“取得更加有效的繁衍形态或策略”。而《数码兽驯兽师》中的数码兽并没有“繁殖”的概念,它们还会为加载对方的“数据”展开“战斗”。

——这种生命是什么样子的?又该如何表现他们所吸收的“数据”?这让“野生小组”犯了难(尽管数码兽以Tierra为概念原型,但在《数码兽驯兽师1984》的世界里Tierra还未出现,“野生小组”的一切研究都是从零开始的)。

在闲聊的过程当中,作为“奥特曼世代”的涩果子回忆起“怪兽(Kaiju)”的事情,受此启发,道尔芬想到了让自己的儿子基思来做“怪兽设计”。后来,由于基思的设计稿中隐含有“继承过去的特征,变大、变强、变成熟”的设想,道又联想到“进化”这个词,并认为“进化”是它们所要创造的数字生命——数码怪兽——必不可缺的要素。

听了道的构想,黛西认为“不应该将进化要素预先安排在数码兽体内”、“进化不应该只是载入对方的数据”,道也感到应该还有什么东西“使生命成为生命”,涩果子便提出一个名词来回应二人——“隐德来希(Entelecheia)”。


“隐德来希”是源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哲学的名词,在希腊语中写作ἐντελέχεια,是亚里士多德根据ἐν(在……里面、进入……里面)、τέλος(目的)、ἔχεν(保持、占有、掌控)所创造的词汇,ἐν与τέλος相结合可作ἐντελής(抵达目的,即完全的、圆满的),因此ἐντελέχεια意指“抵达并维持在圆(满)极(致)的状态”,进一步引申可理解为是“实现了自身的目的并保持在目的得到实现的状态”,故汉语方面常翻译为“现实”、“实现”或者“成全”③。亚里士多德认为,“既然自然是运动或变化的本原,我们遵循一定道路进行的考察又是有关于自然的,那么就必然无法忽略‘运动是什么’的问题”,而为了对“运动”进行定义及说明,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潜能”与“现实(隐德来希)”的概念,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理论正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

注③:学术界尚存两种解释思路,一种认为(亚里士多德理论中的)隐德来希及运动是状态、性质,而另一种认为隐德来希及运动是动作、过程,此处参考小中千昭在笔记中的用语“终局态”,以状态、性质做理解。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环环相扣、复杂难懂,必须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正确把握,不过读者可以借助《数码兽驯兽师1984》的注释来理解涩果子在此处谈及“隐德来希”的真意——小中千昭写到:“(隐德来希是)亚里士多德创造的用语,表示‘终局态’,但在这个场合当中指的是H·杜里舒(Hans.Adolf.Eduard.Driesch)在其活力论里提出的非物质、精神性的生命力概念”。

“活力论(Vitalism)”,又被称作是生机论、生气论或有机论,这一思想始于远古的“万物有灵论”,并因对机械论进行批判而深受思想界瞩目。机械论主张事物由各式各样的、可以通过分解还原来了解的元素组合而成,并且受到这些元素的性质、关系及运动所支配,因而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人是一台机器);活力论刚好相反,它主张决定事物存在与发展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存在的“形式”或“理念”(与我们今天说的“信息”或“基因”很相似),考察事物必须从事物整体的角度出发、不可对事物进行分割,而生物拥有不同于非生物的本质(人类不可被分解为一堆器官,人类拥有“人类的形式”),因此生物是具有特殊性的。


活力论的这种立场往往会导向一种存在的目的论,而驱使事物向这一目的发展的动力就是“活力(生命力)”——在古代,“活力”即是指“生气”或“灵魂”,例如古希腊的Pneuma或Psyche(词源是“呼吸”,被认为是身体运动的源头);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也以其形而上学理论对“灵魂”的本质进行了讨论,他认为事物都是由“质料”与“形式”构成的,事物都可作为其他事物的“质料”拥有获得其他事物之“形式”的“潜能”,并且事物总是在由“潜能”向“现实(隐德来希)”发展,对于生物来说,生物的“肉体”是“质料”、“灵魂”是“形式”,因此“灵魂”是生物的第一“隐德来希”,生物会受(“灵魂”这一)“隐德来希”驱动自律发展;到了近代,“生气”与“灵魂”的存在被科学研究所否定,但机械论仍然无法解释全部的生命现象,受到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启发的H·杜里舒提出了一种“新活力论”——相比于“旧活力论”,杜里舒不再依赖于“生气”、“灵魂”等神秘性存在,但他主张有一种整体性的结构或原理从内部驱使生命向某种形态发展,而这一结构或原理便他被命名为“隐德来希”。


一言蔽之,涩果子在此处提及的“隐德来希”有“数码兽的灵魂”之意,实质上是指“驱动数码兽自律行动的内部性结构或原理”,(对应后文的“数码兽仍只是用点阵来表现的符号,但其行动已经具备了自律性”);从设计层面来看,“隐德来希”很可能是指某一种类数码兽的形态、能力、组成数据(例如,古拉兽的“隐德来希”就是具体某一只古拉兽作为“古拉兽”这一种类数码兽所必要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活力论式的整体性联系(即这些数据不是固定不变、前定和谐的,而是会在数码世界整体的层面上维持动态平衡的)。


在《数码兽驯兽师》系列中,还有一个被称作是“数码隐德来希(Digi-Entelechy)”的存在——注意区分日后变为古乐兽的“数码隐德来希”以及涩果子口中的“隐德来希”——小中千昭曾在他的博客中提及,“数码隐德来希的概念可能源于《浮士德》中的人造人(Homunculus)”。

按照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的说法,他的“人造人”代表“隐德来希”、是“先于一切经验出现的理性”,这一思想无疑源自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植物拥有植物灵魂、动物拥有动物灵魂、人类拥有人类的灵魂,即理性,一切知识源自理性而非经验,所以《浮士德》中的“人造人”——作为人类的隐德来希——生来便拥有一切知识),而“人造人”的典故则是来源于著名炼金术师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后者曾经声称:“将精液射进烧瓶、用马粪发酵的温度培养40天、再喂以人血制成的秘药,那些精液就会成长为一个微小而健全的透明人形,炼制者只要询问这个瓶中小人便能获知宇宙内的一切知识”。


基于“人造人”这一原型来看,“数码隐德来希”也是一种“灵魂”,与“隐德来希”一致,但“数码隐德来希”又被称作是数码兽进化程序(デジモンの進化プログラム)、是管理数码兽进化的存在,换句话说,“数码隐德来希”应该是创造、分配、管理一切“隐德来希”的存在,对应所有“形式”之上的“最终形式”、让一切“潜在”变为“实现”的“完全隐德来希”、“自身不动但能推动世界”的“第一推动力”,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神”。

考虑到《数码兽驯兽师》将“四圣兽”称作是“神”,又将“数码隐德来希”描述为一种没有自身意识的非生命性存在(进化之光),应认为后者并不是“神”本身,而一种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力、令有生命之物获得神性、使贫贱金属转化为高等金属的神秘物质——即“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在炼金术师的世界观中,人体的形式来源于宇宙之神的形式,因此人体中蕴含着宇宙间的一切真理,所谓的“瓶中小人”、“哲人之石”均皆为了使一真理得到显现并使人类重获神性而被创造出的媒介)。它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数码兽驯兽师》第1集与第32集中基尔兽的诞生过程④。就此不难推想,在“战斗”中取得胜利的数码兽便可获得使用“数码隐德来希”(来使自身向上进化)的权限,而“四圣兽”便是在所有“战斗”中获胜到最后、继而完全掌控“数码隐德来希”支配权的最高等数码兽。

注④:根据第32集的说法,是“数码精灵(Digi-Gnome)”回应启人的愿望,收集数据创造出基尔兽。然而,考虑到(1)第1集中并没有数码精灵登场并且小中千昭明确表示在TV前期都没有确定涩果子的戏份;(2)根据小中千昭的回忆,数码隐德来希应是WIZ事先提出的设定;(3)数码精灵与古乐兽关系亲密且外形相似度极高;(4)做为数码兽之神的四圣兽也向“数码隐德来希”进行祈祷,可推测响应愿望及创造数码兽本是数码隐德来希的能力(也可以认为数码隐德来希和数码精灵皆具有这种能力,只是剧中主要表现了数码精灵发挥能力),这也符合“赋予无生命力之物以生命力”的说法、并能解释(并不会像前作一样自动转生的)数码兽如何自然出生的问题。


(炼金术师炼制瓶中小人的插画)


(“数码隐德来希”在剧中展现为具有红宝石光泽的三棱锥,与传说中的贤者之石非常相似)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数码兽驯兽师》中的“进化”与神秘主义中的“灵修”非常相似,它意味着生命令自身的形式向着更加完满的方向发展与进阶⑤,而Tierra主张的“演化”则是进化论意义上的进化,小中千昭在笔记中以“Digivolution”指代前者、以“Evolution”称呼后者,在“数码怪兽计划”的设想当中,数码兽会为了更加有效的“Digivolution”而“Evolution”。

注⑤:根据导演角铜博之的博客(以及访谈中提及的《数码兽大冒险》受到了《Lain》启发)来看,这个认识也符合角铜对于《数码兽大冒险》及《数码兽大冒险02》中“成长”及“进化”的设想,值得一提的是,《数码兽驯兽师》在企划阶段也被称作是《数码兽大冒险EVO》。




假想侵蚀现实

在解决掉“进化”的难题之后,道尔芬完成了“数码核(Digicore)”的设计,“原始的数码兽在野生小组的主机中萌发了生命”。

数码世界的生态正在顺利演化着,但数码兽的“设计者”基思却发现了一件“怪事”——

道尔芬顺着基思的指示看向观察数码兽的视窗。

其他的数码兽,比如加鲁鲁兽( Garurumon )与锹形虫兽(Kuwagamon)都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专注于为实现进化而战斗。但是,在画面的右下角有一只眼生的数码兽,好像一直在盯着他们。

“这是什么数码兽来着?”

“应该是……暴龙兽……吧……”

与此同时,黛西也发现了这只奇怪的数码兽——

在黛西桌上,一台显示器显示着还未写完的方舟程序编组流程图,另一台显示器显示着数码兽的世界。她的屏幕上也反应着像是在仰望着这边的、形状不明的奇妙数码兽。黛西已经发现了它,时而向其看去,又微笑着挥了手。

黛西自己的研究毫无进展,所以她对这只怪异的数码兽并没有太过上心。然而,就在黛西准备离开研究所的时候,眼前的“怪事”却演变成一个“危机”——

L字型的区域之中,有个表示数码生命体的点阵……难道、这是我吗?

耳鸣折磨着黛西。“必须尽早搞清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想法与“什么都不愿接受”的感情正在对抗,她的所有思考都戛然而止。

但黛西盯着的不是L字型建筑,而是其外侧不远处的一个地方。那里有个足有建筑物一半大的点阵正在缓缓移动着。

野兽像是鸣响喉咙一般,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黛西慢慢地回过头。

窗户那边是漆黑一片。看不到巨大之物的身影。

是啊,看不到的啊。没可能看得到。

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东西的身影,不可能看得到啊!

可是,建筑吱吱嘎嘎地摇晃起来。巨大的生物把体重压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之上,开始猛烈摇晃。

黛西发出尖叫,捂住耳朵蹲了下来。

悬吊的日光灯剧烈摇动,键盘跟文件一起,从巴别散乱的桌面滑落。

这种事没有可能发生。我做的研究不是为了这种事啊。

假想世界,没有可能会侵蚀现实世界。

……但是,这么幻想的人,是我自己。

随着涩果子唤醒黛西,危机戛然而止,然而危机所带来的爪痕却深深地刻印在现实世界之中……

最终,“数码怪兽计划”因资金不足而终止,“野生小组”的成员们分散到世界各地,并在“现实世界”中慢慢长大成人。多年之后,道在一封问候邮件里提到涩果子在数码兽的进化程序里增添了一些算法,尽管此事与黛西经历的危机有着莫大的联系,但黛西最终还是选择将数码兽的事情彻底遗忘——直到2001年。


《数码兽驯兽师1984》的故事就此终止,但这段“接触”故事却留下了许多难解之处——涩果子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数码兽会侵入现实?它又与日后的故事有何关联呢?


-------------------------------------------------------------------------------------------


顺着原文的脉络逆向思考,道在邮件中提及数码兽的实体化与涩果子在数码兽的进化程序——“数码隐德来希”——内加入算法有关,而这个算法,根据注释部分提到的“(涩果子留下的蓝色软盘)就是日后的蓝卡”可知,正是《数码兽驯兽师》的关键道具“蓝卡”所记录的算法。


(博和自己制作的“蓝卡”)


在《数码兽驯兽师》第32集中,涩果子亲自做出解释:“蓝卡(所记录的算法)”是“为了令数码兽超越数码兽这一存在、令网络世界超越单纯的通信场所而被创造出来的(算法)”。这个说法与小中千昭对“数码隐德来希”的描述——“进化触媒(Catalyst)”,一种促进数码兽演化(Evolution)和进化(Digivolution)的程序——非常相似。当然了,考虑到“数码隐德来希”早在1984年左右就已然完成,涩果子私自添加算法的不可能是“数码隐德来希”本身,如此一来——基于前文的分析、“蓝卡”在剧中的表现、以及小说中提及的“现在想想,他是说过。促进数码兽进化的触媒在现实世界什么的”来做推测——我们应认为“蓝卡”所记录的算法是一种令人类(如“四圣兽”一般)利用“数码隐德来希”为数码兽赋予“隐德来希”的算法。

那么,“由人类赋予的隐德来希”是什么?它又有哪些特别之处?

相关线索共有三处:

其一是《数码兽驯兽师1984》的一些原文细节对应——

与来自香港的道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水野散发着令她感到很难接触的气场。他的头发伸到背后,脸上鲜有情感表达,讲出的自言自语就像是措辞难懂的格言。看起来他关心的事情只有如何在现实世界观察网络世界。

相对应的是这一段——

在黛西桌上,一台显示器显示着还未写完的方舟程序编组流程图,另一台显示器显示着数码兽的世界。她的屏幕上也反应着像是在仰望着这边的、形状不明的奇妙数码兽。

涩果子在“从现实世界中向数码世界看”,而“陌生的数码兽”在“由数码世界向现实世界看”;涩果子意为简洁、微妙、不引人注目的事物,而“陌生的数码兽”也躲在角落、缺乏能令设计者基思认出的符号化特征。不难看出,这只“陌生的数码兽”与涩果子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

其二是《数码兽驯兽师》中对于驯兽师及数码兽进化的一系列设计——

·孩子们利用“蓝卡”成为驯兽师;

·孩子们利用“蓝卡”使数码兽进化;

·随着数码兽进化程度加深,数码兽与驯兽师形成了感觉与感情的互通;

·数码兽与孩子们合为一体,最终进化为究极体;


其三是《数码兽驯兽师1984》第六节提到的“已经完成进化算法的道也过来帮忙了,但他们仍未能找到某个概念来突破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从道、黛西以及其他“野生小组”成员态度来看,他们并不希望自己创造的数码兽干涉到现实,所以这个“概念”并不是指“在物理上沟通两个世界”,而仅仅是指给给予数码兽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点阵图的表现方式。

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确确实实地被数码兽所打破,黛西所做的研究与后文中黛西看到自己所在的研究所被点阵图化(数码世界化)形成了前后呼应,这就意味着涩果子找到了那个具有突破性的“概念”——从故事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概念”应与“隐德来希”有关。


综合上述三个线索进行思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人类赋予的隐德来希”包含着“人类的形式(灵魂)”——这也就对应上了涩果子脱口而出的“这个世界(现实世界)中要多少有多少”,以及“数码兽将在现实世界中出现并取代人类”——而“人类的形式(灵魂)”让数码兽得到了突破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界限的“演化”,从而令数码兽通过量子通讯进行“实体化(Realize)”成为了可能⑥。

注⑥:《数码兽驯兽师》中给出了“实体化”原理的详尽解释,《数码兽驯兽师1984》则提供了相关原理的确立过程,但数码兽“实体化”原理的发展过程可能并不简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数码精灵”的功劳,甚至可能与数码世界联通的另一个世界(黑暗之海?)有关。而这一部分“内情”或许与小中千昭对“数码精灵”的设想类似:“我借鉴了一些科幻小说的理念,说明数码精灵及其活动是可行的……但是,像数码精灵这样的超自然生命体如果不光是在故事当中存在,更在我们的现实世界、网络世界当中存在,那样会如何呢?我不想破坏这一美好的设想。出于这个考虑,我没有对数码精灵的设定给出统一、确定的答案”。


-------------------------------------------------------------------------------------------


前文曾提及过,涩果子的概念原型是禅学(睡眠学);涩果子的正式登场是在睡梦之中,他还说出了那段晦涩难懂的名言:“不止是我,全人类都在做梦,下一次觉醒之时便是人类取得新的进化之时”。显然,涩果子提及的“睡梦”与“清醒”并非指生理意义上的睡与醒,而应当与山木属下(黑衣人)对道的警告——“你们的同伴之中还有人没有长大”——联系在一起。也许,对于“仍未长大成人的”涩果子来说,成人口中的“现实”才是自欺欺人的梦境,为了令这一梦境破灭,才需要让数码兽(怪兽)成为“现实”来促进人类的觉醒(进化)。涩果子执着于“促进数码兽进化的触媒在现实世界”的根本原因或许正在于此。

这个答案还可以更进一步。

小中千昭在设定笔记中写到:数码兽流入互联网“是偶然的、意外的事件”,也就是说,道尔芬、道、甚至是私自行动的涩果子都没有计划过——至少在此时是没有打算过——要让数码兽流入广域网络。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意外?回顾原文的第六节,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是谁在恶作剧吗?是巴别? 黛西打开了门。 映入眼帘的是稍远处的停车场以及孤零零的路灯。

黛西打开了“门”、遭遇了一系列异状,当她回到研究所之后,她发现——

某种缺失感涌上心头。是的,本该在画面右下角的那只数码兽——那只本该仰视着这里的数码兽——不见了。 黛西打开概览窗口观察数码世界,它们的世界已经在网络上飞速扩展。毫无疑问,很快便会出现如同寒武纪般的生命大爆炸。

联系黛西遭遇的异状来想,恐怕正是黛西的“动作”为数码兽打开了逃逸的“大门”。

正如“蓝卡”需要“弧光机”进行“卡片抽换(Card Slash)”才能发挥作用一般,涩果子的研究与他本人并不是促成数码兽“实体化”的全部,既然《数码兽驯兽师1984》以黛西的视点展开,就说明黛西——她的研究以及她本人——在此事件当中同样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继续回顾原文——

凯最初构想的 Dynabook,是小孩子也可以在野外随意使用的东西。但黛西认为不止如此——它还蕴含着孩子的单纯与网络待开发区域的极高契合度。她想要造出有这种感觉的东西。

还有这一段——

那一年,我38岁——她很难想象自己的事——已经结婚了吗?孩子出生了吗?那时候会做着怎样的研究呢?兴奋的感情,还有些淡淡的不安萦绕在心头。

以及这一段——

假想世界,没有可能会侵蚀现实世界。但是,这么幻想的人,是我自己。

《数码兽驯兽师1984》反复强调黛西的憧憬、期望、幻想、愿望——以及梦,而《数码兽驯兽师1984》本身又可以视作是她的这些梦(或许是以她并不希望也未曾设想的方式)得到实现的故事,结合涩果子曾说过“可我在小时候倒是不管多少怪兽都能想象出来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的形式(灵魂)”指核心就是人类的“梦想”,而黛西的梦想也成为“隐德来希”,促进了涩果子的梦想(数码兽更进一步进化)成为“现实”……


《数码兽驯兽师》是一个“假想侵蚀现实”的故事,《数码兽驯兽师1984》同样也是一个“假想侵蚀现实”的故事,而“假想侵蚀现实”的另一面便是孩子们的“梦想成为现实”,数码兽与ZERO-AMRS的“实体化”也可以看做是某种“潜能”转变为“现实(隐德来希)”——这一点在第47集(翅膀)与第51集(梦想的力量)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毫无疑问,“梦想”这一关键词使《数码兽驯兽师1984》与《数码兽驯兽师》在主题上连结到了一起,不仅如此,《数码兽驯兽师1984》不仅仅在剧情上作为“前一个梦想(前人的梦想)”为《数码兽驯兽师》提供了“成为现实(隐德来希)”的基石,它还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在合理性之上为《数码兽驯兽师》提供了“成为现实(隐德来希)”的基石。




参考资料

【Digimon Tamers 2021 Blog】https://tamers2021.hateblo.jp/


【Robert Taylor (computer scientist)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Taylor_(computer_scientist)


【Alan Kay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an_Kay


【Dynabook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Dynabook


【1984 (advertisement)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84_(advertisement)


【计算机先驱艾伦·凯访谈 -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50212661


【Fritjof Capra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itjof_Capra


【生気論 - Wikipedia】https://ja.wikipedia.org/wiki/%E7%94%9F%E6%B0%97%E8%AB%96

【Project Tierra——生命模拟_哔哩哔哩_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h411r7Pt


【生命游戏为何迷人?从复杂性科学看电子游戏的未来】https://mp.weixin.qq.com/s/mhpHuaXa0l7EMT44DdjkPA


【OSI七层协议大白话解读_taotongning的博客-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taotongning/article/details/81352985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